《忆秦娥 其五》

时间: 2025-01-04 08:58:04

伤离别。

黄昏又挂梢头月。

梢头月。

知他千古,几回圆缺。

愁丝绾就同心结。

凭风吹入空冥灭。

空冥灭。

哪堪回首,旧欢重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伤离别。黄昏又挂梢头月。梢头月。知他千古,几回圆缺。愁丝绾就同心结。凭风吹入空冥灭。空冥灭。哪堪回首,旧欢重说。

白话文翻译:

伤感着离别的情绪。黄昏时分,月亮又挂在树梢上。那树梢上的月亮,知道千古以来有多少次圆缺变化。愁苦的丝线缠绕成同心结。任凭风将它吹入空无之中消失。空无之中,怎能忍心回首,重提旧日的欢愉。

注释:

字词注释:

  • 伤离别:形容对离别的伤痛。
  • 黄昏:指傍晚时分,光线逐渐暗淡的时刻。
  • 梢头月:树梢上的月亮,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千古:指漫长的历史。
  • 圆缺:月亮的圆满与缺失,象征事物的变化。
  • 愁丝:愁苦的情丝。
  • 同心结:比喻深厚的情感联系。
  • 空冥灭:形容无边无际的空虚和消失。

典故解析:

“月圆月缺”是古人对月亮变化的观察,常用来比喻人生的变化与无常。此外,离别与相思的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常与月亮、黄昏等意象相结合,表达孤寂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宁调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他的诗词多以抒情为主,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出对人生、离别和爱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宁调元经历某次离别时,借助对黄昏和月亮的描绘,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

诗歌鉴赏:

《忆秦娥 其五》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与思考。开头的“伤离别”直接抒发了离别带来的痛苦,而后用“黄昏又挂梢头月”的意象,将离别的情绪与晚霞的宁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悲凉的美感。月亮作为象征,既是孤独的象征,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知他千古,几回圆缺”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时光流转无常,月亮的圆缺正如人生的起伏,令人心生惆怅。愁丝缠绕成同心结,既是对情感的深刻描绘,也是对失去的无奈和痛苦的象征。

最后两句“凭风吹入空冥灭。哪堪回首,旧欢重说。”更是将情绪推向高潮,愁苦的情感被风吹散,消失在空无之中,回首往昔的欢愉已无法再说。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宁调元对离别的思考与人生哲理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伤离别:直接表达对离别的痛苦感受。
  2. 黄昏又挂梢头月:描绘黄昏时月亮的意象,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3. 知他千古,几回圆缺:提及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反映人生的无常。
  4. 愁丝绾就同心结:愁苦的情感交织成结,象征深厚的情感。
  5. 凭风吹入空冥灭:愁苦被风吹散,消失在无边的空虚中。
  6. 哪堪回首,旧欢重说:对过去的美好时光无法再提起,表现出对失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情感的象征,表达孤独与思念。
  • 拟人: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圆缺”与“回首”,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与怀念,深刻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情感变化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月亮:代表孤独和思念,也是情感的寄托。
  • 愁丝:象征复杂的情感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问:诗中“梢头月”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与思念
    • C. 欢愉
    • D. 自由
  2. 问: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成功
    • B. 离别与怀念
    • C. 战争
    • D. 自然
  3. 问:诗中提到“千古,几回圆缺”,这反映了什么哲理?

    • A. 时间的快速
    • B. 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 C. 友谊的长久
    •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宁调元的《忆秦娥 其五》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细腻的情感,而宁调元则通过更为沉重的意象展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