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清溪寺?在峡州,鬼谷子之故居?》

时间: 2025-01-01 13:08:08

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

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

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

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

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清溪寺?在峡州,鬼谷子之故居

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
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
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
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
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古代智者的思考。口舌之辩虽然重要,但如韩非所言,最终难以施展其才华。鬼谷子虽然聪明,但也被视为奸诈之人。如今他的遗书仍在,但少有人关注。秦国的法律固然是新的学问,但如果只看眼前利益而不知潜在的危险,终将导致失误。可惜现在没有桓公和文公这样的人才,导致了那些有才之士的失落。死去的败者没有什么可怪的,这是命中注定。你看那些巧妙的手段反而更加贫穷,不如安于愚笨的生活。如果遗宫有神明,必会点头赞同我的话。

注释:

  • 口舌安足恃:口才和辩论不足以依赖。
  • 韩非: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主张严刑峻法,却未能施展才华。
  • 鬼谷:指鬼谷子,古代著名的隐士和智者。
  • 小数不足观:少数人的意见不足以影响全局。
  • 秦仪:指秦国的法令制度。
  • 嗟时无桓文:慨叹当前没有像桓公和文公那样的明君。
  • 君看巧更穷:你看看那些聪明的人却更贫困。
  • 遗宫若有神:若遗留下来的宫殿有神灵存在,必会认可我的言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其诗词、散文和书法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北宋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借古讽今,通过鬼谷子的智慧和韩非的悲剧,反思当时的政治环境,表达了对有才之士失落命运的惋惜和对明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无奈。开篇以“口舌安足恃”点明了言辞的局限性,强调了实际能力的重要性。接着提到韩非的遭遇,暗示那些有才华的人往往难以施展才华,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诗人以鬼谷子为例,揭示了智慧与奸诈的微妙关系,表明他对权谋的警惕。

在讽刺现有的法律制度时,苏轼指出,秦国的法律固然新颖,但只看眼前利益而忽略潜在的危机,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种对历史的借鉴与对现实的批判,使得全诗充满了深意。后半部分中,诗人强调在缺乏明主的情况下,才华横溢之士的命运堪忧,表达了对平庸生活的无奈和对智慧的渴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运用对比和反讽,展示了苏轼对人性、智慧与权力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这种对历史的思考不仅使诗歌具有了哲理性,也使读者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其深远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口舌安足恃:口才和辩论不值得依赖。
  2. 韩非死说难:韩非虽然有深刻的见解,但死后仍难以施展。
  3. 自知不可用: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无法被重用。
  4. 鬼谷乃真奸:鬼谷子虽然聪明,但也被认为是奸诈之人。
  5. 遗书今未亡:他的遗留的书籍至今仍在。
  6. 小数不足观:少数人的声音不足以影响大局。
  7. 秦仪固新学:秦国的法律制度虽然是新的学问。
  8. 见利不知患:只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
  9. 嗟时无桓文:感叹当今没有桓公和文公这样的明君。
  10. 死败无足怪:死去的失败者没有什么可怪的。
  11. 夫子固使然:这是历史的必然。
  12. 君看巧更穷:你看看那些聪明的人却往往更贫穷。
  13. 不若愚自安:不如安于愚笨的生活。
  14. 遗宫若有神:若遗留下来的宫殿有神明存在,必会认可我的言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智慧与奸诈并列,揭示其复杂性。
  • 对仗:如“见利不知患”和“死败无足怪”,形成鲜明的对比。
  • 反讽:通过对聪明者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智慧与权力关系的反思,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批判和对有才之士命运的惋惜,同时也强调安于平庸生活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鬼谷子:象征智慧与权谋。
  • 韩非:代表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悲剧人物。
  • 桓公和文公:象征明主和理想的政治环境。
  • 遗宫:象征历史的沉淀与智慧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韩非的身份是什么?

    • A. 诗人
    • B. 法家思想家
    • C. 医学家
    • D. 将领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鬼谷”代表了________的关系。

  3. 判断题:诗中强调聪明的人总是能获得成功。 (对/错)

答案:

  1. B. 法家思想家
  2. 智慧与奸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在风格上的比较:苏轼的诗词常带有深刻的社会关怀,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体的豪情与放逸。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在各自的时代中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