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

时间: 2025-01-14 14:45:36

春风欲动北风微,归雁亭边送雁归。

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晞。

扁舟去后花絮乱,五马来时宾従非。

惟有道人应不忘,抱琴无语立斜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风欲动北风微,归雁亭边送雁归。
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晞。
扁舟去后花絮乱,五马来时宾従非。
惟有道人应不忘,抱琴无语立斜晖。

白话文翻译:

春风似乎要开始吹动,北风也轻轻地吹着。在归雁亭旁,送走了归来的大雁。来自蜀地的旅客南游,已经是最远的了;而吴山的寒雪也已融化。小船离去后,花絮纷飞;五匹马在这时来,宾客们却并不在这里。惟独那位道士,似乎没有忘记,抱着琴默默地站在斜晖之中。

注释:

  • 欲动:想要动,表示春风即将来临的感觉。
  • 归雁亭:指的是一个亭子,因归来的大雁而得名。
  • 蜀客:指来自蜀地的客人。
  • 寒尽:寒冷的天气已经结束。
  • 五马:可能指的是五匹马的宾客,象征着热闹的场景。
  • 道人:这里指的是道教的隐士或修道者。
  • 斜晖:指的是夕阳的余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散文与诗词皆有极高成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轼晚期,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之时。诗中体现了他对归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作者对归乡情怀的感慨。开头几句用春风和归雁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北风的微弱和春风的欲动形成对比,暗示着季节的交替与生命的流动。作者以蜀客南游为引,表达了自己远离故乡的孤独感,进一步通过吴山的寒雪融化,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命运的无常。

后面的扁舟和五马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动感,还通过"宾従非"的反转,表现出一种对繁华的疏离感。诗的最后提到的道人,似乎在提醒人们在繁杂生活中应有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抱琴无语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在描绘春日景色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思考,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风欲动北风微:春天的气息渐渐逼近,北风轻轻吹拂,表现出春天即将来临的预感。
  • 归雁亭边送雁归:在归雁亭边,送走了归来的大雁,象征着归乡的情感。
  • 蜀客南游家最远:来自蜀地的旅客,南行已经走得最远,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吴山寒尽雪先晞:吴山的寒雪已经融化,展现出春天的到来。
  • 扁舟去后花絮乱:小船离开后,花絮四散,增添了一种离别的意境。
  • 五马来时宾従非:五匹马的到来,却是宾客不在,表现出一种冷清的感觉。
  • 惟有道人应不忘:唯有道士似乎没有忘却什么,暗示内心的宁静与坚持。
  • 抱琴无语立斜晖:抱着琴默默伫立在斜阳之中,展现出淡泊与从容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比:春风与北风的对比,表现出时节的变化。
  • 意象:如“归雁”、“蜀客”、“道人”等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 拟人:春风“欲动”的描写,使得春天的到来充满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苏轼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思考。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归雁:代表着归乡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思念。
  • 蜀客:体现了远方旅人的孤独与无奈。
  • 道人: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雁亭”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归乡的情感
    • B. 友情的象征
    • C. 旅行的目的地
  2. “吴山寒尽雪先晞”反映了怎样的季节变化?

    • A. 秋天的来临
    • B. 春天的到来
    • C. 夏天的酷热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繁华的向往
    • B. 对宁静的追求
    • C. 对喧嚣的厌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轼更注重内心感受,而李白则强调旅途的壮丽。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苏轼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