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时间: 2025-01-06 10:40:24

攕攕儿女手,申旦轧机杼。

织成遍地锦,翠凤湿花露。

三年卷箧中,背立泣不遇。

持归付刀尺,昼线金针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作者: 洪咨夔

攕攕儿女手,申旦轧机杼。
织成遍地锦,翠凤湿花露。
三年卷箧中,背立泣不遇。
持归付刀尺,昼线金针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织布的场景。她的手在不停地翻飞,像是儿女的手在玩耍。清晨,织机在轧轧作响,织成的锦缎遍地铺展,犹如湿润的花露镶嵌在翠凤之中。三年来,这些美好的织品都藏在箱子里,自己却独自站着,默默流泪,感叹不遇。最终,她将这些织品带回,交给裁缝,用金针和细线来度量。

注释:

  • 攕攕:形容动作轻快灵活的样子。
  • 申旦:清晨,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
  • 轧机杼:指织布机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 翠凤:形容美丽的锦缎,像翠色的凤凰一样。
  • 卷箧:指装有织品的箱子。
  • 背立:背对着,表示孤独和失落。
  • 刀尺:裁剪布料的工具。
  • 昼线金针度:指在白天用金针和细线进行测量和裁剪。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子华,号清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用自然意象表达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女性情感的时代,表现了女性的苦闷与期盼。在当时,女性的才华常常被忽视,诗中通过织布这一传统女性工艺,隐喻了她们内心的情感与渴望。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织布的场景与女性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开头的“攕攕儿女手”不仅展现了女子灵巧的手艺,也暗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申旦轧机杼”,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忙碌的氛围。织成的“遍地锦”则象征着她的努力与成果,然而“翠凤湿花露”又暗示了这些美好却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背立泣不遇”的描写,表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无奈,暗示了她的情感被社会和环境所压抑。最后一句“持归付刀尺,昼线金针度”则揭示了她对未来的期待和奋斗,尽管现实充满挑战,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

全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处境,同时也展现了她们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洪咨夔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攕攕儿女手:形象化描绘女子灵巧的手,暗示生活的快乐。
    2. 申旦轧机杼:描绘清晨的织布声,营造出工作的氛围。
    3. 织成遍地锦: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织成的锦缎象征美好。
    4. 翠凤湿花露:美丽的锦缎如同露水般清新,却也有些无奈。
    5. 三年卷箧中:隐喻她的才华与情感被埋没。
    6. 背立泣不遇:表达女子的孤独与失落。
    7. 持归付刀尺:象征她对未来的期望。
    8. 昼线金针度:暗示继续追求梦想的决心。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织品比作“翠凤湿花露”,增强视觉效果。
    2. 拟人:织机声与人的情感结合,传递情感的共鸣。
    3. 对仗:上下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追求理想与爱情过程中的孤独与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儿女手:象征着纯真与快乐。
  • 机杼:代表生活的忙碌与创造。
  • :象征成就与美好。
  • 翠凤:美丽与高贵的象征。
  • 泣不遇:孤独与失落的情感。
  • 刀尺:象征现实的锋利与冷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攕攕儿女手”中的“攕攕”是形容什么?

    • A. 开心
    • B. 灵巧
    • C. 忧伤
  2. “背立泣不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3. 诗中的“翠凤湿花露”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希望
    • B. 难以实现的理想
    •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女性内心的情感与思考,风格清新而细腻。
    • 苏轼《水调歌头》:尽管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洪咨夔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一般分析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