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原文展示:
山深閴无人,夜半迷黑月。
魑魅乘其昏,光怪互出没。
独行欲何之,十步八九兀。
隔林炬火明,命向虎口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深山中的孤独与恐惧。山中的幽深无人,夜半时分月光昏暗,鬼魅在黑暗中游荡,怪异的光影时隐时现。我独自一人行走,不知要去何处,十步之内心中充满了不安。远处的火光闪烁,仿佛在提醒我,命运如同走入虎口般危险。
注释:
- 山深閴:深山中曲折的水道,形容环境幽深。
- 夜半迷黑月:夜深人静,月光昏暗,难以辨认方向。
- 魑魅:泛指鬼怪、妖邪。
- 光怪:形容光影奇异、怪异。
- 十步八九兀:形容行走时的茫然与不安。
- 隔林炬火明:远处有火光明亮,象征希望或指引。
- 命向虎口脱:比喻身处险境,生死未卜。
典故解析:
“魑魅”出自《山海经》,是古代神话中山林中的鬼怪。“虎口”是形容极其危险的地方,常用于比喻险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以诗文见长。其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思考,风格深邃含蓄。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遭遇孤独或困境时所作,反映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的深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情感。诗的开头“山深閴无人”便设定了一个寂静而又幽暗的氛围,令人感到压抑。随着“夜半迷黑月”的描述,月光的微弱使得环境更加神秘而不安。在这深山之中,魑魅的出现暗示着一种潜在的危险和恐惧,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独行欲何之,十步八九兀”,表达了诗人在黑暗中徘徊的无助与迷惘,十步之内,似乎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最后的“隔林炬火明,命向虎口脱”,则是对生死的深刻感慨,虽然火光指引着道路,但前方的危险却依然存在。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节奏,展现了人在险境中的脆弱与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深閴无人:描绘了孤独的环境。
- 夜半迷黑月:强调黑暗与迷失。
- 魑魅乘其昏:暗示潜在的恐惧。
- 光怪互出没:形象生动,营造神秘气氛。
- 独行欲何之:表达内心的迷茫。
- 十步八九兀:进一步加深了不安感。
- 隔林炬火明:火光象征希望与方向。
- 命向虎口脱:总结了危险的处境。
-
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如“命向虎口”)和对仗(如“魑魅乘其昏,光怪互出没”),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孤独、恐惧与生死的思考,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与未知时的脆弱与无奈,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山深”:象征着孤独与未知的环境。
- “黑月”:代表着黑暗与迷失。
- “魑魅”:象征着潜在的威胁与恐惧。
- “炬火”:象征希望与指引。
- “虎口”:象征生死攸关的危险。
互动学习:
-
诗中“魑魅”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景色
- B. 鬼怪、妖邪
- C. 友好的动物
- D. 人类的情感
-
诗中“命向虎口脱”的意思是?
- A. 生活安稳
- B. 身处险境
- C. 得到幸福
- D. 远离危险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描写孤独与思考的作品。
- 《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孤独主题上相似,但李白更多的是对酒、对月的洒脱,而洪咨夔则显得更加沉重与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