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01 17:56: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来何处,漠漠烟和雨。望眼入青冥,共翩翔空轻羽。壮怀消尽,冷澹作溪山,天欲语,诗可谱。到纸愁成缕。三间茅舍,何问谁为主。翠墨染须眉,便瞬息形骸尔汝。百年如梦,容易一声钟,昏又晓,今更古。往事都尘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到来究竟在何方?朦胧的烟雾中夹杂着细雨。我向远方眺望,目光穿透青空,仿佛轻盈的羽毛在空中翩翩起舞。壮志已然消散,冷淡的景象如溪水和山峦。天似乎想要开口说话,诗句也可以谱写而成。纸上写下的愁苦,仿佛化作一缕轻烟。那三间茅屋,又何必去问谁是主人呢?翠绿色的墨迹染上了我的胡须,瞬息之间已与我形体无关。百年如梦,只需一声钟响,日夜更替,今昔如同古代。往日的事情如今如尘土般被遗忘。
注释:
- 漠漠:形容朦胧、模糊的样子。
- 青冥:指的是深远的天空。
- 轻羽:轻盈的羽毛,象征自由与轻松。
- 壮怀:壮志豪情。
- 冷澹:冷静而淡泊的样子。
- 纸愁成缕:指写下的愁苦,如丝缕般细腻。
- 翠墨:用翠色的墨,象征自然之美。
- 须眉:指胡须和眉毛,象征年龄与经历。
- 百年如梦:强调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
- 昏又晓:日夜交替,象征时间的循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多为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蓦山溪》写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雨和景色,表现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往事的追忆。此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意境悠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春来何处”引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仿佛在询问春天的真正意义。接着,诗人描绘了“漠漠烟和雨”的景象,展现了春雨朦胧的美感,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
在“壮怀消尽,冷澹作溪山”一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对个人壮志的反思与对冷淡现实的接受。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尤其是“百年如梦,容易一声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深刻理解,令人感到时间的珍贵与人生的短暂。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翠墨、茅舍等元素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整首诗构建了一种“天欲语,诗可谱”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来何处,漠漠烟和雨:开篇询问春的来处,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的迷茫和期待。
- 望眼入青冥,共翩翔空轻羽:目光投向远方,渴望自由,轻盈的羽毛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壮怀消尽,冷澹作溪山:壮志已然消逝,面对冷淡的景象,诗人感到无奈。
- 天欲语,诗可谱:自然似乎在呼唤,诗人能将其感受化为诗句。
- 到纸愁成缕:愁苦在纸上化作细缕,表现出思绪的细腻与复杂。
- 三间茅舍,何问谁为主:对生活的淡泊,无需在意身份地位。
- 翠墨染须眉,便瞬息形骸尔汝:时间在流逝,生命的痕迹逐渐模糊不清。
- 百年如梦,容易一声钟:强调时间的流逝,生死如梦。
- 昏又晓,今更古:时间的轮回,过去与现在的交替。
- 往事都尘土:往事如尘土般被遗忘,表现出对过往的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强调其短暂与虚幻。
- 拟人:自然被赋予了情感,似乎与诗人对话。
- 对仗:诗句中常见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与希望。
- 烟雨:代表朦胧与感伤。
- 茅舍:象征简朴与自然的生活。
- 翠墨:代表自然的美与生命的痕迹。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蓦山溪》的作者是哪位?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姚华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壮怀消尽”是什么意思?
- A) 表达对壮志的追求
- B) 表达壮志已然消散
- C) 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D)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诗中“百年如梦”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生活的热爱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敬畏
- D)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 C) 姚华
- B) 表达壮志已然消散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与《蓦山溪》中的朦胧春雨形成对比,前者表现出对春天的赞美,而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