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步堤上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8:55:45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

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

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

物生各扰扰,念此煎百虑。

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
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
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
物生各扰扰,念此煎百虑。
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人间,睡声已经开始响起,而我这个幽静的人仍然独自在步行。
我倚着拐杖,看着白云在水中悠然飘荡。
十月的雁群飞得很高,三更时分,河水缓缓流淌。
万物纷扰不已,而我心中却焦虑不已。
我只好将忧虑的心情寄托在桥西的树木上,数着它们。

注释:

  • 幽子:指的是安静、孤独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亭亭:形容白云的轻盈和飘逸。
  • 十月:农历十月,通常是秋天,象征着时节的变迁。
  • 扰扰:形容纷扰、杂乱的样子。
  • 煎百虑:形容心中烦恼、忧虑重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季常,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1190年,卒于1262年。陈与义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以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夜步于堤上,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人生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夜步堤上三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夜晚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清冷的夜晚步行的场景,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开头几句“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描绘了夜晚人们沉沉入睡的场景,只有诗人一人仍在独自徘徊,这种孤独感引发了他对生命和世事的深思。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倚杖观云,描绘了水中白云的美丽景象,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欣赏与向往。接下来的“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则承载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飞雁与河流的意象,传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最后两句“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更是突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他以桥西的树木作为寄托,数着它们以排解心中的烦恼。这种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连接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敏感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间睡声起:描绘夜晚的宁静,暗示周围人们已入睡,只有诗人尚未入睡。
  2. 幽子方独步:自称“幽子”,强调自己的孤独,正在独自漫步。
  3. 倚杖看白云:诗人借助拐杖,静静观赏天上的白云,体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态。
  4. 亭亭水中度:水中倒影的白云显得轻盈而美丽,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5. 十月雁背高:在十月的高空中飞翔的雁群,象征着季节的转变与时间的流逝。
  6. 三更河流去:三更时分,河水静静流淌,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的深度。
  7. 物生各扰扰:万物纷扰,暗示世事的复杂和人内心的烦扰。
  8. 念此煎百虑:思虑繁杂,心中充满忧虑。
  9. 聊将忧世心:无奈之下,试图通过自然来舒缓内心的烦恼。
  10. 数遍桥西树:通过数树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困扰的排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睡声起”“独步”,形成对比。
  • 比喻:将心中的忧虑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意象:白云、雁、河流、桥西树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与对世事的思考,体现了个体在自然与社会中的挣扎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轻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象征着离别与高远,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河流:流动的河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作为自然的代表,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子”指的是什么?

    • A. 寂静的人
    • B. 忙碌的人
    • C. 快乐的人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人生的思考与忧虑
    • C. 对爱情的渴望
  3. “十月雁背高”中的“雁”象征着什么?

    • A. 高飞与离别
    • B. 和平与安宁
    • C. 友情与团聚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夜晚情景,但更强调对亲人的思念。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在夜晚的孤独中,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