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
时间: 2025-01-14 20:03: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种竹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种竹不必高,摇绿当我楹。
向来三家墅,无此笙箫声。
皇天有老眼,为閟十日晴。
护我萧萧碧,伟事邻翁惊。
同林偶落此,相向意甚平。
何须俟迷日,可笑世俗情。
明年万夭矫,穿地听雷鸣。
但恨种竹人,南山合归耕。
佗时梦中路,留眼记所更。
苍云屯十里,不见陈留城。
白话文翻译
种竹不必追求高度,只要竹子摇曳生姿,恰好可以当作我门前的美景。往昔在三家村落,听不见这样的笙箫之声。老天爷有明亮的眼睛,能为我遮挡十天的烈日。愿意保护我这片萧萧翠竹,令邻居惊叹我的伟大事业。我们在同一片林子里偶然相遇,心意非常平和。何必等待那迷雾中的日子,真是可笑世俗的情感。明年万木争春,地底下的雷声也能听见。但我恨只顾种竹的人,南山上又该回去耕作。那时梦中的路,留心记住所经过的地方。苍云堆积十里,远远看不见陈留城。
注释
- 种竹不必高:种竹不一定要追求高大。
- 摇绿当我楹:摇曳的绿色竹子正好可以作为我的门楹。
- 三家墅:指的是三家聚居的地方,可能是诗人所熟悉的乡村。
- 笙箫声:指的是美好的音乐声,象征着文化气息。
- 皇天有老眼:上天有明亮的眼睛,指天命或天意。
- 护我萧萧碧:保护我这片翠绿的竹林。
- 伟事邻翁惊:伟大的事情让邻居感到惊讶。
- 何须俟迷日:何必等待那迷雾中的日子。
- 明年万夭矫:明年万物复苏之时。
- 南山合归耕:南山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耕作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仲明,号石斋,南宋时期的诗人。由于其生活在战乱时期,诗歌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作者通过种竹的意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蔑视。诗中对竹子的描写承载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种竹》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人从种竹的细节入手,展现出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就表明,种竹不在于其高度,而在于其摇曳生姿的美感,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在的精神享受。
接下来,诗人通过回忆三家墅的笙箫声,勾勒出一种温馨的乡村生活场景,这种音乐之声在曾经的生活中是多么的动人,而如今却显得稀缺。诗人借用“老天有老眼”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后面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认为不必等待虚无缥缈的未来,应该活在当下。对比于世俗的追求,“万夭矫”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未来,然而诗人却对种竹的人感到惋惜,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对世俗繁华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既是对理想生活的描绘,也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竹不必高:强调竹子的美在于姿态,不在于高度。
- 摇绿当我楹:竹子绿意盎然,成为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 向来三家墅,无此笙箫声:怀念过去的宁静生活,感叹现在的缺失。
- 皇天有老眼,为閟十日晴:有神明庇佑,保佑我生活的安宁。
- 护我萧萧碧:期盼得到自然的庇护。
- 伟事邻翁惊:希望自己的事业能让邻居感到惊讶。
- 同林偶落此:偶然相遇于同一片林子,心意相通。
- 何须俟迷日:不必等待那虚无的美好日子。
- 明年万夭矫:期待明年万物复苏的生机。
- 但恨种竹人:对只顾种竹的人的惋惜。
- 南山合归耕:最终还是要回到务农的生活。
- 佗时梦中路:梦中的路,留作记忆。
- 苍云屯十里:远方的云层,模糊了视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的生长与生活理想相结合。
- 拟人:老天有“老眼”,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何须俟迷日,可笑世俗情”,体现诗歌的工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与超脱,强调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坚韧、清雅,代表诗人理想的生活。
- 笙箫声:象征文化氛围与和谐生活。
- 苍云:象征远方与梦想,隐含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种竹不必高”表达了什么观点?
A. 竹子要高大
B. 竹子的美在于姿态
C. 竹子不重要
D. 竹子要绿 -
“皇天有老眼”中的“老眼”指的是什么?
A. 眼睛
B. 神明
C. 诗人
D. 竹子 -
诗人对世俗感情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否定
B. 赞同
C. 不关心
D. 追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
- 王维的《竹里馆》则通过竹子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两者都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陈与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