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四》

时间: 2025-01-06 06:53:03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

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

意思解释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四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原文展示: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
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


白话文翻译:

我想写一首平易近人的诗,结果却写得深邃而难以自持。
洗净了浮华的名声,消除了心中的杂念,其实我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是我的老师。


注释:

  • 欲为:想要写。
  • 平易近人:简单易懂,容易接近。
  • 下笔:开始写。
  • 清深:清晰而深邃。
  • 不自持:无法控制自己,写得过于深奥。
  • 洗尽:洗去,去掉。
  • 狂名:浮华的名声,过分的名声。
  • 消尽:消除,去掉。
  • 本无一字是吾师:其实每一个写下的字都不是我的老师。

典故解析:

本诗并不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写作的自我反思和对名声的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楚材,号逸圃,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独特,常以沉郁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龚自珍在清末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己卯年春夏之交,正值清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创作的追求,以及对名声和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龚自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创作出一种平易近人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实际写作中却发现自己写出的诗句往往过于深邃,难以被普通人所理解。这种体验不仅揭示了他对自己文学能力的自省,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洗尽狂名”,表现了诗人对名声的淡薄态度。他意识到,名声的浮华只会遮蔽真实的自我,真正的创作应当是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而不是迎合外界的期待。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并不少见,表现出一种追求真理和自我表达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个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创作的热爱,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为平易近人诗:诗人想要写出让人容易理解的诗。
  • 下笔清深不自持:但在动笔时,写出的内容却显得深奥,无法自控。
  • 洗尽狂名消尽想:他希望能洗净那些浮华的名声和杂念。
  • 本无一字是吾师:最后意识到,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并没有成为自己创作的老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对“平易近人”和“清深”两种写作风格的对比,显示了内心的矛盾。
  • 排比:用“洗尽狂名”“消尽想”形成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对名声的淡薄,强调了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平易近人:象征着诗人对简单和真实的追求。
  • 狂名:象征着世俗的浮华和虚荣。
  • :象征着个人创作的真实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想写什么样的诗?

    • A. 深奥的诗
    • B. 平易近人的诗
    • C. 复杂的诗
  2. 诗中提到的“洗尽狂名”意味着什么?

    • A. 追求名声
    • B. 消除浮华的名声
    • C. 增加名声
  3. 诗人对写作的态度是?

    • A. 迎合他人
    • B. 真实表达自我
    •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龚自珍与李白的作品同样探讨了名声与自我,但李白的豪放与龚自珍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常以豪情壮志展现个人才华,而龚自珍则更倾向于自省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