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沙口次长芦》
时间: 2024-09-19 22:03: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白沙口次长芦
作者:黄庭坚 〔宋代〕
篙师救首尾,我为制中权。
挂席满风力,如椎强弩弦。
晓放白沙口,长芦见炊烟。
一叶托秋雨,沧江百尺船。
反观世风波,谁能保长年。
念昔声利区,与世阙周旋。
大道甚闲暇,百物不废捐。
谁知目力净,改观旧山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行驶于白沙口的情景,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首尾的篙师在默默地划着,我则在船中调控着方向。船帆迎风而起,如同强弩的弦被拉紧。清晨时分,白沙口上升起了袅袅炊烟,长芦旁边的村落显得格外宁静。一片树叶承载着秋雨,沧江上的船只在水波中摇曳。回首世事的风波,谁能保证能长久安稳呢?我想起过去在声色利欲之地与人周旋的日子。大道至简,心中却没有废物可丢弃。谁能知道眼光清澈的人,能够改变旧日的山川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篙师:划船的人。
- 制中权:调控船只的方向。
- 挂席:指船上的帆。
- 炊烟:指村落中升起的烟雾,代表生活的气息。
- 百尺船:形容船只的尺寸,意在强调船的稳健。
典故解析:
- “声利区”:指追逐名利的社会环境,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
- “大道”:常指自然法则或人生真理,强调清净之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与其共同推动了宋代诗歌的发展,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诗人在经历了许多波折后,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发白沙口次长芦》通过描绘江河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篙师救首尾”描绘了一幅动感十足的船行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利用“挂席满风力,如椎强弩弦”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风力推动船帆的情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前的力量感。
随着“晓放白沙口,长芦见炊烟”的描写,诗人引入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温暖。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
然而,诗人又通过“反观世风波,谁能保长年”引出对世事的反思,表明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不仅有对名利的抨击,也有对生活本质的思索。诗人曾经在“声利区”中打拼,如今却选择了超然的态度,认为大道至简,心中无物,反映出他对清净人生的向往。
最后,诗人发出感叹,清澈的目光能改变旧日的山川,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象征着对心灵世界的洗涤与升华,表达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篙师救首尾:描写船行的劳动者,暗示人与自然的互动。
- 我为制中权:强调诗人对生活的把控与思考。
- 挂席满风力:生动展示了船行的情景。
- 如椎强弩弦:通过比喻,传达出一种力量感。
- 晓放白沙口:晨光中的自然景象,具有生活气息。
- 长芦见炊烟:展现宁静的乡村生活。
- 一叶托秋雨:象征秋季的思索和感慨。
- 沧江百尺船:展现船的稳健,象征生活的厚重。
- 反观世风波: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 谁能保长年:质疑世事的稳定性。
- 念昔声利区:回忆过去追求名利的经历。
- 与世阙周旋:描绘在名利场中的挣扎。
- 大道甚闲暇: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百物不废捐:表达人生的简约与必要。
- 谁知目力净:强调眼光清澈的重要性。
- 改观旧山川:象征内心的转变与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椎强弩弦”,形象生动。
- 对仗:词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象征:通过自然景象象征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篙师:象征着生活中的苦与乐。
- 白沙口:代表宁静的生活环境。
- 炊烟:象征着人间烟火气。
- 秋雨:象征思考与感悟。
- 长芦: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篙师”指的是: A. 划船的人
B. 渔夫
C. 农夫
D. 旅人 -
“挂席满风力”的意思是: A. 船帆被风撑起
B. 船在静止
C. 船倾斜
D. 风很小 -
“大道甚闲暇”的意思是: A. 生活繁忙
B. 内心宁静
C. 忙于名利
D. 追求复杂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黄庭坚的《发白沙口次长芦》更侧重于对世事的反思与内心的超然,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虽然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内容为《发白沙口次长芦》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