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偈十二首 其二
原文展示:
当阳不显迹,文彩未生前。
只个平常处,壶中别是天。
别是天,唯自到,
缓行急行俱蹉过。
红尘数尽去来人,
李白元是痴措大。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下却不显露踪迹,文采在尚未形成之前。
只是在平常的地方,壶中却另有天地。
那是另一种天地,只有自己才能到达,
不论缓行还是急行,都是徒劳。
红尘之中来去的人,都已数尽,
李白本是个痴迷于宏伟理想的人。
注释:
- 当阳:在阳光下。
- 显迹:显露踪迹。
- 文彩:文采、才华。
- 壶中:比喻内心或隐秘之地。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个性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本才,宋代高僧,以诗词和禅理闻名。他的作品常融入哲理,表达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创作背景:
《偈十二首》是释本才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对人生与心灵的思索之际,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及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阳光下与壶中天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远的哲理。诗人首先指出在阳光照耀下的种种现象并不显露真实,而在平常之处,内心的世界却可能包含无限的深意。此处的“壶”象征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深邃远胜于外在的繁华。接着,诗人提到无论是缓行还是急行,最终都是徒劳无功,说明人生的追求常常是无果的,仿佛红尘中来去的人,最终都只能一笑而过。
李白的提及,既是对其个性的肯定,也是对追求的反思,李白的“痴”与“措大”正好映衬出诗人对世俗与理想的矛盾。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阳不显迹:在阳光照耀下并不显露真实的踪迹,暗示外表的虚假。
- 文彩未生前:文采和才华尚未形成,体现出一种潜在的智慧。
- 只个平常处:强调了简单与平常的地方,显示出价值的非凡。
- 壶中别是天:在壶中有另一种天地,象征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 别是天,唯自到:这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只有自己才能领悟。
- 缓行急行俱蹉过:不论是慢走还是快走,最终都是虚过。
- 红尘数尽去来人:红尘中人来人往,喧嚣纷扰,最终都将消逝。
- 李白元是痴措大:李白的追求虽是痴迷,实则展现了大气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壶”比喻内心世界,展现隐秘的内涵。
- 对仗:如“缓行急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讽:对李白的痴迷追求的反思,表现出对世俗理想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强调内心的自我发现和超脱于外在纷扰的重要性,反思追求的虚幻与真实的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外在的世界,喧嚣与浮华。
- 壶:象征内心的世界,隐秘与自我。
- 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人生的无常。
- 李白:象征对理想和宏伟目标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当阳不显迹”的意思是?
- A. 阳光下显露
- B. 阳光下不显露
- C. 显露内心
- D. 无法理解
-
“壶中别是天”比喻了什么?
- A. 内心的世界
- B. 外在的繁华
- C. 自然的景象
- D. 友情的深厚
-
李白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追求的痴迷
- B. 真实的生活
- C. 繁华的世界
- D. 隐藏的内心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释本才的《偈十二首 其二》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探讨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但更倾向于对故乡的思念与抒情,而释本才则着重于哲理的探讨与超脱。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释本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唐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