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二首 其九》

时间: 2025-01-04 08:27:50

上无攀仰,下绝已躬。

唤起怀州牛吃禾,捺下益州马腹胀。

从教天下觅医人,炙猪左膊上。

奇,奇,是是非非总不知。

梦回瞥起临明镜,洎被张公错画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无攀仰,下绝已躬。
唤起怀州牛吃禾,
捺下益州马腹胀。
从教天下觅医人,
炙猪左膊上。
奇,奇,是是非非总不知。
梦回瞥起临明镜,
洎被张公错画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上面没有人可以仰望,下方也已无所依靠。
在怀州唤起牛来吃禾草,
在益州压下马的肚子使其鼓胀。
让世间寻找医者,
在猪的左肩上烤肉。
奇怪啊,奇怪,事情的真相与是非我都不知。
在梦中惊醒,看到明镜,
却被张公错误地画了眉毛。

注释:

  • 攀仰:仰望,指对高尚事物的向往。
  • :自我,指自身的行为或状态。
  • 怀州:指怀州地区,可能暗指某种地方或特产。
  • 益州:古地名,今四川一带,意指此地的马。
  • 觅医人:寻找医生,表示对医治的渴望。
  • :烤,指烹调的方式。
  • 张公:可能指历史上某位画家,或是象征性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本才,宋代僧人,精通诗词,常以禅宗思想为题材,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世无常、事物真相难以捉摸的感慨。诗中涉及的地方名和生活场景,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偈十二首 其九》是释本才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便以“上无攀仰,下绝已躬”引入,表达了一种无依无靠的孤独感和对高尚目标的失落感。接下来提到的怀州的牛和益州的马,则通过具体的动物形象,隐喻了人间的欲望与满足。诗人通过“唤起”和“捺下”的动作,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状态的操控和无奈。

“从教天下觅医人,炙猪左膊上”,则反映了对人类病痛的无力感,尤其是对医者的渴望与求助。在这里,诗人把人类的痛苦与寻求解脱的希望放在了炙烤的猪肉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讽刺。最后的“梦回瞥起临明镜,洎被张公错画眉”,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迷惘,梦境与现实交织,令人感到一种荒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我认知的复杂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无攀仰,下绝已躬:表达对高尚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2. 唤起怀州牛吃禾:象征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3. 捺下益州马腹胀:暗示对欲望的压制与无法满足的状态。
  4. 从教天下觅医人:对医者的渴求,反映人类对健康的向往。
  5. 炙猪左膊上:象征人类在痛苦中寻找短暂的满足。
  6. 奇,奇,是是非非总不知: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真相的迷茫。
  7. 梦回瞥起临明镜: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体现内心的困惑。
  8. 洎被张公错画眉:表现对自我形象的误解和对外界评价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动物形象比喻人类的欲望与痛苦。
  • 拟人:赋予动物以人类的行为,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世无常、欲望与痛苦的深刻反思,展示了人类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勤劳与物质的追求。
  • :代表着力量与欲望的压制。
  • 医人:象征着人们对健康和救赎的渴望。
  • :暗示物质享受与肉体欲望。
  • 明镜:象征自我反思与真相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怀州牛”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努力
    • B. 痛苦
    • C. 欲望
    • D. 理想
  2. “上无攀仰,下绝已躬”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安宁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其情感更趋向于对朋友的惜别与祝福。
  • 杜甫的《春望》则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中,体现了更为深沉的历史感与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介绍宋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