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
时间: 2025-01-04 09:13: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真珠帘
作者: 冒广生 〔清代〕
食莲心苦梅酸透。又等闲过了,初三下九。
客里情怀,惯是伤春病酒。残月晓风谁省得,
算只有镫花同瘦。时候。想兰闺凄寂,将人僝僽。
念否。青袍依旧。纵明珠待赎,何曾能彀。
准拟赋长门,判香衾孤负。谁料江湖还勌旅,
可堪唱章台垂柳。回首。剩泪波长溢,眉峰长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伤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中提到莲心的苦涩和梅花的酸楚,暗示着生活的艰辛和情感的纠结。春天的到来却又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客居他乡的情怀使得诗人愈加伤感,借酒消愁。月光和晨风似乎无人关心,只有灯下的花朵与自己同样凋零。诗人怀念兰闺的孤寂,心中涌起对往昔的思念。尽管青袍依旧,珍珠虽待赎却无法实现心愿。诗人原本打算赋诗于长门,却因香衾的孤独而感到失落。未料江湖的旅途依旧漫长,令人难以释怀。最终,回首往事,泪水倾泻而下,眉头也因忧虑而紧皱。
注释
- 食莲心:指莲子心,常用作苦涩的象征。
- 梅酸透:梅子酸涩,暗指人生的苦楚。
- 初三下九:指阴历的时间,寓意时光的流逝。
- 镫花:灯下的花,象征孤独和凋零。
- 兰闺:指香兰的闺房,代表思念与孤寂。
- 青袍:古代男子的服饰,象征身份和地位。
- 明珠待赎:珍珠待赎,意指心愿未能实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冒广生,清代诗人,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对生活有深刻的体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经历人生波折之时,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情感失落的感慨。
诗歌鉴赏
《真珠帘》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开篇通过“食莲心苦梅酸透”的比喻,直接引出诗人的苦涩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接着,诗人回忆初春时节的情怀,虽是自然的轮回,却也勾起了他对往日的追忆与惆怅。客居他乡的情感更加深了这种伤感,似乎在酒中寻找解脱,却又让人感到更深的失落。
诗中的“残月晓风谁省得”一句,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在说,即使是自然的风景也无法与人共享。对比之下,“镫花同瘦”更是突显出诗人与环境的格格不入,情感的共鸣与孤立。兰闺的凄寂,青袍的依旧,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仿佛在说即使外在的装束与身份未变,内心的感受却已然不同。
最后,诗人对江湖的回首与泪水的倾泻,是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惋惜,眉头的皱纹更是岁月的印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读者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食莲心苦梅酸透:表达了内心的苦涩与无奈。
- 又等闲过了,初三下九:时间在流逝,生活却依然无趣。
- 客里情怀,惯是伤春病酒:在外地的情感,总是因春天而感伤,借酒消愁。
- 残月晓风谁省得:无人关心月光与晨风,象征孤独。
- 算只有镫花同瘦:只有灯下的花与自己一样凋零。
- 想兰闺凄寂,将人僝僽:怀念兰闺的孤独,令人心烦意乱。
- 念否:在询问自己是否仍有思念。
- 青袍依旧:外表未变,内心却已不同。
- 纵明珠待赎,何曾能彀:珍珠虽待赎却无法实现愿望。
- 准拟赋长门,判香衾孤负:本想赋诗,却因孤寂而失落。
- 谁料江湖还勌旅:未曾料到江湖的旅途依旧漫长。
- 可堪唱章台垂柳:感叹往事与自然景色,令人伤感。
- 回首:回首往事,情感愈加浓烈。
- 剩泪波长溢,眉峰长皱:泪水溢出,眉头因忧虑而皱起。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食莲心苦”比喻人生的苦涩;“灯下的花”拟人化,增强了孤独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情感的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心:象征苦涩与内心的挣扎。
- 梅:代表了生活中的酸楚与无奈。
- 残月:象征孤独与失落。
- 晓风: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凄凉感。
- 镫花:暗示孤寂与凋零。
- 兰闺:象征思念与孤独。
- 青袍:代表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食莲心苦梅酸透”中,莲心象征什么?
- A. 甜蜜
- B. 苦涩
- C. 幸福
- D. 伤感
-
诗中提到的“青袍依旧”意指什么?
- A. 身份未变
- B. 情感未变
- C. 生活未变
- D. 思念未变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快乐的生活
- B. 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C. 自然的美丽
- D. 青春的欢愉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冒广生的《真珠帘》与杜甫的《春望》可以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但冒广生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