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一 并序》

时间: 2025-01-10 00:38:25

苦销魂,甘落魄。

骚怨付湘橐。

乍昔逢时,春茜剪衫薄。

算他贴梗棠嫣,含梢蔻媚,终未似、缃桃初萼。

忍飘泊。

不教贮向琼楼,闭向玉华阁。

燕去莺来,谁许寸心托。

那知束把投钗,娇装病态,长拥个、绣衾眠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苦销魂,甘落魄。骚怨付湘橐。乍昔逢时,春茜剪衫薄。算他贴梗棠嫣,含梢蔻媚,终未似缃桃初萼。忍飘泊。不教贮向琼楼,闭向玉华阁。燕去莺来,谁许寸心托。那知束把投钗,娇装病态,长拥个绣衾眠著。

白话文翻译:

心中苦涩,灵魂飘荡,甘愿沉沦。怨愤的情绪寄托在湘江的竹筒中。突然间回忆起往昔春日,细雨中曾剪薄衫。算起来,她的姿态如贴梗棠花般嫣然,含苞欲放如蔻花,但终究比不上初开缃桃的娇美。忍不住漂泊流浪,无法留在华丽的楼阁,无法关在玉华阁中。燕子飞走,黄莺归来,谁能托付我的寸心?谁知那束发的钗子投掷在地,她娇弱地装病,长久地依偎在绣被中沉睡。

注释:

  • 销魂:形容心情极为悲苦,魂魄飘荡。
  • 湘橐:指湘江的竹筒,古人常用以寄托思念之情。
  • 贴梗棠:一种花,形容女子的美丽。
  • 缃桃:桃花的一种,象征初开的美丽。
  • 琼楼:华丽的楼阁,象征奢华的生活。
  • 玉华阁:同样指代华丽的居所或心灵寄托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敏感的心思,尤其擅长描绘女性的柔情与哀怨。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作者经历了一段情感波折后,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词中多用意象和比喻,渗透着浓郁的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涩与惆怅。首先,"苦销魂,甘落魄" 就直指心中的痛苦与低落,反映出一种孤独的灵魂状态。接着,通过对春日细雨的回忆,展现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逝去。词中提到的“贴梗棠嫣”和“缃桃初萼”,分别象征着青春的美丽与纯真,形成鲜明的对比。全词透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爱慕之情的渴望。

姚燮独特的用词和修辞手法,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增强了作品的抒情力度。“燕去莺来”的描写,既是时光流转的象征,也是情感寄托的无奈,体现了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苦销魂,甘落魄”:直接表达了心灵的苦痛与失落感。
    • “骚怨付湘橐”:将怨恨之情寄托于湘江,暗示情感的无处倾诉。
    • “乍昔逢时,春茜剪衫薄”: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春景映衬情感的柔软。
    • “算他贴梗棠嫣,含梢蔻媚”:用花卉的美丽来比喻心中所爱,展现情感的丰富。
    • “忍飘泊”:感叹漂泊无定的生活,情感的无根和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如“贴梗棠嫣”,将花比作女子,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 对仗:如“燕去莺来”,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主题思想: 整体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反映了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苦涩,充满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湘橐:象征思念与寄托,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
  • 春茜:象征青春与美好,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 贴梗棠与缃桃:花卉意象,分别象征美艳与纯真,突出情感的美好与失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喜 B. 失落 C. 愤怒
    2. “燕去莺来”意在表达: A. 时光流逝 B. 春天的到来 C. 爱情的甜蜜
    3. “贴梗棠嫣”用来形容: A. 物品 B. 人物 C. 景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姚燮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内心的情感波动,但姚燮更多地使用自然意象来寄托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古代诗词的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