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去此风潮信也》

时间: 2025-01-17 10:22:25

后世新奇方竞出,难持古语对时云。

欲将老氏飘风语,刊剟还同火浣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去此风潮信也 后世新奇方竞出,难持古语对时云。 欲将老氏飘风语,刊剟还同火浣文。

白话文翻译: 在后来的时代,新奇的事物层出不穷,用古老的语言来应对现今的云变,实在难以维持。 我想借用老子的“飘风”之语,但将其刻印出来,却如同火浣布的文字一般难以持久。

注释:

  • 老氏:指老子,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 飘风: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指变化无常。
  • 刊剟:刻印。
  • 火浣文:指火浣布上的文字,火浣布是一种传说中不怕火的布,这里比喻难以持久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张嵲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感慨。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在一次大风持续一昼夜后,当地人认为这是风潮的信使,诗人由此感慨世事变迁,新奇事物不断涌现,而古老的智慧和语言却难以适应现今的快速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飘风”这一道家哲学概念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诗中“后世新奇方竞出”一句,直接点出了时代的新奇和变化,而“难持古语对时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难以适用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刊剟还同火浣文”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即使将古老的智慧刻印下来,也难以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持久存在的现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后世新奇方竞出”,直接描绘了时代的新奇和变化。
    • 次句“难持古语对时云”,表达了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不适。
    • 第三句“欲将老氏飘风语”,引用了老子的哲学概念,增强了诗的文化底蕴。
    • 末句“刊剟还同火浣文”,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古老智慧的难以持久。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火浣文”比喻古老智慧的难以持久。
    • 引用:引用老子的“飘风”概念,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比新奇与古老,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古老智慧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飘风:象征变化无常。
    • 火浣文:象征难以持久的事物。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氏飘风语”出自哪部经典? A. 《道德经》 B. 《庄子》 C. 《论语》 D. 《孟子》
    2. “刊剟还同火浣文”中的“火浣文”比喻什么? A. 持久的事物 B. 难以持久的事物 C. 珍贵的事物 D. 易燃的事物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中的其他章节,如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诗词对比:
    • 与张嵲的其他作品对比,如《秋夜》,同样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道德经》注解
    • 张嵲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