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同屠泠玄于该博堂前坐月》
时间: 2025-01-01 10:21: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夜同屠泠玄于该博堂前坐月
作者:茅元仪 〔明代〕
杯停花睡正三更,寂寂闲除澹虑生。
月洗纤云天似润,风摇狂絮柳如酲。
乍寻诗味抽春笋,难冷交情炙冻笙。
留得一诗存胜日,侵晨又去伴啼莺。
白话文翻译:
在三更时分,杯子停放,我正沉醉于花香之中,寂静的夜晚让我消除了心中淡淡的忧虑。月光清洗着细纤的云朵,天空看上去如同被润泽一般,微风摇曳着狂舞的柳絮,宛如醉酒的模样。偶尔寻觅到诗的滋味,仿佛在抽取春天的新笋,但难以冷却我们之间的情谊,仿佛在炙烤着乐器的声音。留下这一首诗歌以寄托美好的日子,晨光初现,我又要去伴随那啼鸣的黄莺。
注释:
- 杯停:酒杯停放,暗示饮酒已至酣醉。
- 三更:夜里三点,表示深夜。
- 澹虑:淡淡的忧虑。
- 月洗:月光照耀,像水洗一样清晰。
- 纤云:细腻的云朵。
- 酲:醉意,形容柳絮在风中摇曳的状态。
- 春笋:春天新生的竹笋,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炙冻笙:热情如炙烤的笙,表示交情深厚。
- 啼莺:黄莺的鸣叫,象征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茅元仪(约1590-1640),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出生于浙江,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夜,与友人屠泠玄一同赏月,表达了对春夜的美好感受和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时代背景下,文人雅士常在春夜饮酒写诗,以寄托情怀。
诗歌鉴赏:
整首诗展现了春夜特有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在月光下与友人共饮,享受着夜的宁静和花香的氛围。开头的“杯停花睡正三更”营造出一种沉醉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诗人与友人沉浸在酒与花的世界中。接着,诗人以“月洗纤云天似润”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细腻云彩,展现了春夜的柔美与清新,呈现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
诗中“乍寻诗味抽春笋,难冷交情炙冻笙”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寻求诗意却又难以冷却那炙热的友情。结尾的“留得一诗存胜日,侵晨又去伴啼莺”更是将这段美好的春夜时光与自然的生命力结合起来,寓意着诗歌的永恒与友谊的长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杯停花睡正三更:描绘了诗人深夜饮酒,沉醉在花香中。
- 寂寂闲除澹虑生:在静谧的环境中,忧虑也随之消散。
- 月洗纤云天似润:月光清洗着细腻的云,天空显得格外清澈。
- 风摇狂絮柳如酲:风中柳絮飞舞,像醉酒时的模样。
- 乍寻诗味抽春笋:偶尔找到了诗的滋味,仿佛在抽取春笋。
- 难冷交情炙冻笙:难以抑制深厚的友情,如同热烘的乐器。
- 留得一诗存胜日:留下这首诗以纪念美好的时光。
- 侵晨又去伴啼莺:晨光初现,继续伴随黄莺的鸣叫。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月洗纤云”)、拟人(“风摇狂絮”)、对仗(“留得一诗存胜日,侵晨又去伴啼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夜美景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诗歌作为情感寄托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杯:象征着饮酒的欢愉与放松。
- 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月:代表着宁静与浪漫。
- 柳:象征温柔与柔情。
- 笙:象征音乐和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个时刻饮酒?
- A) 正午
- B) 三更
- C) 黄昏
- D) 晚上
-
诗中“月洗纤云”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的光辉
- B) 云的颜色
- C) 夜的宁静
- D) 花的香气
-
诗的结尾提到的“啼莺”象征了什么?
- A) 友情
- B) 春天的生机
- C) 酒的香气
- D) 夜的寂静
答案:
- B) 三更
- A) 月亮的光辉
- B) 春天的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饮酒的场景,但更多强调孤独与自我对话;
- 《鹿柴》则展示了山水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美,意象上更为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