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受之侍郎枚卜罢归一篇(崇祯元年)》

时间: 2025-01-19 10:57:32

晶晶日月,雨雪忽零。

岂无师保,束此宁人。

维桑失系,朽索弗宁。

大木将拔,先剪厥阴。

矫矫荩臣,夷之斮之。

显显令人,谪之诼之。

言窜江沚,隐斯骲也。

自幽私宫,避斯驳也。

鼎沉而起,星坠而升。

如日再中,如月再盈。

言巾我车,言濯我缨。

辟此皇路,以迟汇征。

汇征伊何,首论盐梅。

惟和惟一,无待尔枚。

田畯盘舞,红女解颏。

翳云何自,晦此中台。

浣布于火,乃愈鲜也。

蒨金于垆,乃愈坚也。

人亦有言,靡不有天。

高高在上,焉用便便。

言驾言迈,归我初服。

匪曰初服,匪帝畴复。

于以御之,我躬粥粥。

妇不可媚,岂待詹卜。

拂水涓而,耕罢可浴。

虞山咫而,咏罢可牧。

斟之酌之,奚暇枕曲。

愿言怀人,穷此遐目。

煌煌帝业,莫或缵而。

昭昭先微,莫或亶而。

及尔政成,恐或瑽而。

假此暇日,往者衎而。

神龙将蛰,并及于蝘。

沧流欲竭,祸先于鳟。

嗟我何人,亦槛亦圈。

愿因商风,从子荒遁。

高后在天,哀此下民。

笃生神孙,哲惠且英。

襄焉穆穆,终矣明明。

惟日之环,匪河之清。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钱受之侍郎枚卜罢归一篇(崇祯元年)

作者: 茅元仪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晶晶日月,雨雪忽零。
岂无师保,束此宁人。
维桑失系,朽索弗宁。
大木将拔,先剪厥阴。
矫矫荩臣,夷之斮之。
显显令人,谪之诼之。
言窜江沚,隐斯骲也。
自幽私宫,避斯驳也。
鼎沉而起,星坠而升。
如日再中,如月再盈。
言巾我车,言濯我缨。
辟此皇路,以迟汇征。
汇征伊何,首论盐梅。
惟和惟一,无待尔枚。
田畯盘舞,红女解颏。
翳云何自,晦此中台。
浣布于火,乃愈鲜也。
蒨金于垆,乃愈坚也。
人亦有言,靡不有天。
高高在上,焉用便便。
言驾言迈,归我初服。
匪曰初服,匪帝畴复。
于以御之,我躬粥粥。
妇不可媚,岂待詹卜。
拂水涓而,耕罢可浴。
虞山咫而,咏罢可牧。
斟之酌之,奚暇枕曲。
愿言怀人,穷此遐目。
煌煌帝业,莫或缵而。
昭昭先微,莫或亶而。
及尔政成,恐或瑽而。
假此暇日,往者衎而。
神龙将蛰,并及于蝘。
沧流欲竭,祸先于鳟。
嗟我何人,亦槛亦圈。
愿因商风,从子荒遁。
高后在天,哀此下民。
笃生神孙,哲惠且英。
襄焉穆穆,终矣明明。
惟日之环,匪河之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崇祯年间,诗人对时局的深切思考与忧虑。诗中提到日月的光辉,雨雪的变化,似乎在暗示天命与自然的变化。诗人感慨,虽然有贤良之士,但却无法拯救处于困境中的国家和百姓。

“维桑失系,朽索弗宁”暗示着国家根基的动摇与不安,而“大木将拔,先剪厥阴”则说明在大势之下,必然要先摧毁那些遮蔽光明的阴影。接着,诗人提到对忠臣的迫害,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无奈与失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迷惘与对历史的追忆,渴望能有更好的治理。然而,现实中却充满了祸患与困扰,诗人希望能够逃避这一切,寻求一片宁静。


注释

  • 晶晶日月:形容日月光辉灿烂,象征美好的事物。
  • 维桑:桑树,古时常用来指代根基。
  • 矫矫荩臣:指忠臣,荩是古代对忠贞之士的称呼。
  • 鼎沉而起:指国家的命运起伏不定。
  • 汇征:象征征税或征兵等国家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茅元仪,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诗才而闻名。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受到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歌常常充满了对时局的敏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崇祯元年,正值明代末年,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诗人以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患,以及对忠臣的关怀和对底层百姓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送钱受之侍郎枚卜罢归一篇》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其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忧虑。诗中对日月、雨雪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气氛。

诗人通过“维桑失系,朽索弗宁”来传达对国家根基的忧虑,暗示着国家的危亡与不安。紧接着通过对忠臣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权者的不满与失望。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悲怆的社会画卷,诗人在此之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注意力转向未来,展现出对治理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反思。诗中提到的“愿因商风,从子荒遁”,更是表达了对逃避现实、寻求宁静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多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现实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晶晶日月,雨雪忽零: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常。
  2. 岂无师保,束此宁人:虽然有贤良之士,但却无力改变现状。
  3. 维桑失系,朽索弗宁:国家的根基动摇,旧有的束缚已无法安宁。
  4. 矫矫荩臣,夷之斮之:忠臣遭到打压,表达了对当权者的不满。
  5. 鼎沉而起,星坠而升:国家的命运起伏不定,暗示社会的动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比作国家的命运,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夸张的描述,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治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忠臣与百姓命运的关心与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光明与希望,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 雨雪:象征变化与不安,反映社会动荡。
  • 桑树:代表根基与稳定,失去则意味着动荡。
  • 忠臣:象征正义与理想,遭遇迫害则显现出社会的黑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维桑失系”意指:

    • A. 国家根基动摇
    • B. 社会安定
    • C. 自然景象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个群体的关心?

    • A. 贵族
    • B. 忠臣与百姓
    • C. 外国使节
  3. 诗中“言驾言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现实的逃避
    •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送元二使安西》 by 王维:同样表达了对远行者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感慨,两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背景和意象的表现则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分类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