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泖生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6:52: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滞调闲官称墨狂,衰年一命走循墙。
忽增逐臭喧濒海,何待焚香诉上苍。
疑狱廉囚凭急救,免官徒跣得徐商。
曾无戕贼为仁义,竟尔屠身厌不祥。
白话文翻译
闲散的官员被称作墨狂,到了衰老的年纪,命运像是在墙边徘徊。
突然间,世俗的喧嚣在海边响起,何必焚香向上天诉说?
在疑狱中,廉洁的囚犯凭借急救而获救,免官的徒弟赤脚而得徐商。
曾经没有戕贼之事作为仁义的标杆,最后竟然屠戮自己厌恶的不祥。
注释
字词注释:
- 滞调:指闲散、无所事事的状态。
- 墨狂:形容才子、文人,尤其是那些风流倜傥的书生。
- 循墙:指在墙边徘徊,象征着无奈和困境。
- 逐臭:追逐声色之事,喧哗。
- 焚香:祭祀、祈求的仪式。
- 廉囚:指清白的囚犯。
- 免官徒跣:免去官职,赤脚而行,象征不屈服于权势。
- 戕贼:指作奸犯科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义之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焚香诉上苍”反映了古代人对神明的敬仰与祈求,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心夔,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遭遇和对社会的不满,风格多样,常以深情和悲怆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高心夔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刘泖生的追悼之情。刘泖生可能是高心夔的友人或同道,诗中表达了对其逝去的惋惜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诗歌鉴赏
《哭刘泖生 其一》这首诗通过对刘泖生生前经历的回顾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即用“滞调闲官称墨狂”点明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自嘲与对世俗的无奈,表现出一种颓废的气息。接着,诗人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的变迁相结合,提到“忽增逐臭喧濒海”,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喧嚣与浮躁,令人心生厌倦。
诗中通过“何待焚香诉上苍”表达了对命运无力感的强烈反抗,似乎在呼喊,祈求上天的保佑并不能改变现实的无奈。后半部分提到“疑狱廉囚凭急救”,展现了清白之人如何在黑暗中寻求生存的希望,但现实却是“竟尔屠身厌不祥”,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绝境。这种对比更凸显了人性与社会的矛盾。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凝练,揭示了清代社会的种种不公与人们内心的挣扎,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滞调闲官称墨狂:诗人自嘲,闲散的身份使他在世俗中显得格外狂妄。
- 衰年一命走循墙:年岁已高,命运如墙边的行走,困境重重。
- 忽增逐臭喧濒海:突然间,社会的浮华与喧闹让人心生厌恶。
- 何待焚香诉上苍:对上天的呼求显得无力,反映出诗人的绝望。
- 疑狱廉囚凭急救:在困境中,清白的囚犯依然渴望被拯救。
- 免官徒跣得徐商:赤脚追求真理,象征不屈服于权力的精神。
- 曾无戕贼为仁义:没有恶人来定义正义,失去了道德标杆。
- 竟尔屠身厌不祥:最终选择了自我毁灭,反映对社会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个人命运与社会现象,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象征手法:墙、香等意象象征困境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以及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墨狂:象征个性与反叛。
- 墙:象征困境与束缚。
- 香:象征祈求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滞调闲官”指的是怎样的身份?
- A. 忙碌的官员
- B. 闲散的官员
- C. 决策者
-
诗人用“逐臭”来形容什么?
- A. 追求声色之事
- B. 寻找真理
- C. 追逐财富
-
诗中提到的“焚香”象征什么?
- A. 祭祀
- B. 祈求
- C. 绝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高心夔的《哭刘泖生 其一》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社会的批判,但李白更多的是在抒发个人的孤独与惆怅,而高心夔则是在批判社会的不公与对友人的哀悼,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全集》
- 《高心夔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