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其二 夏思》
时间: 2025-01-04 07:52: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纨似玉,越罗如水,楼上晚妆初歇。
冰肌玉骨自生凉,怎要得人心长热。
柳风入袂,荷香拂枕,天畔又悬新月。
离情别恨不能言,生怪杀暮蝉呜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身穿如玉般洁白的丝绸衣裳,柔软如水的越罗裙子,正好在楼上卸去她的晚妆。她的肌肤如冰似玉,自然透出一股清凉,怎能指望人心长久地保持热情呢?柳树的微风轻轻拂动她的衣袖,荷花的香气轻轻飘散在枕边,天边又挂起了一弯新月。此时此刻,离愁别恨无法言表,只能听那令人心痛的蝉鸣在傍晚响起。
注释
- 齐纨:指一种轻柔的丝绸,通常为白色。
- 越罗:一种轻薄的丝绸,质地如水,常用以形容优雅的衣物。
- 晚妆初歇:指傍晚时分,女子刚刚卸妆,显得清新自然。
- 冰肌玉骨:形容女子的肌肤如冰雪般洁白,骨骼如玉般细腻。
- 柳风入袂:柳树的风吹动衣袖,表现出轻柔的环境。
- 荷香拂枕:荷花的香气轻轻触及枕头,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气氛。
- 离情别恨:指离别时的愁苦与无法言表的情感。
- 暮蝉呜咽:傍晚时分,蝉鸣哀怨,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清新的诗风著称。生平经历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人情。
创作背景
《鹊桥仙 其二 夏思》创作于夏季,正值盛夏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离别情感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清凉夏夜,正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鹊桥仙 其二 夏思》通过对夏天夜晚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在独处时的情感状态。开篇以“齐纨似玉,越罗如水”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衣着,给人以清新、优雅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冰肌玉骨自生凉”一句,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与清冷,暗示她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柳风入袂,荷香拂枕”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氛围。柳风的轻柔与荷香的芬芳,似乎是对内心情感的回应,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温柔与内心的孤单交织。最后两句“离情别恨不能言,生怪杀暮蝉呜咽”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离愁别恨的无奈与蝉鸣的哀怨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微的意象与情感的渲染,表现了女子在夏日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齐纨似玉,越罗如水:女子的衣物如玉般纯洁,轻盈如水,展现出她的优雅与美丽。
- 楼上晚妆初歇:女子在楼上刚刚卸妆,显得自然且清新,透出一丝无奈。
- 冰肌玉骨自生凉:她的美丽与清凉使得人心难以长久关注,暗含对爱情的感慨。
- 怎要得人心长热:质问为何能够期待人心恒久的热情。
- 柳风入袂,荷香拂枕:自然的风景与香气渗透着她的空间,增添了孤独的情感。
- 天畔又悬新月:夜空中的新月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情感,但又带着离别的意味。
- 离情别恨不能言:无法说出的离愁别恨,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
- 生怪杀暮蝉呜咽:蝉鸣的哀怨声与离别之情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齐纨似玉”与“越罗如水”都使用了比喻,使得意象更加生动。
- 拟人:如“柳风入袂”,使自然环境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愁与思念,展现了女子在夏日夜晚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齐纨:象征纯洁与优雅。
- 越罗:象征轻盈与柔美。
- 新月:象征希望与离别。
- 蝉鸣:象征哀愁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齐纨似玉”中的“齐纨”指什么?
- A. 一种水果
- B. 一种丝绸
- C. 一种花卉
- D. 一种乐器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离别的哀愁?
- A. 冰肌玉骨自生凉
- B. 柳风入袂
- C. 离情别恨不能言
- D. 楼上晚妆初歇
-
诗中提到的“荷香”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 A. 苦涩
- B. 清幽
- C. 刺鼻
- D. 烈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探讨离愁与思念的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展现了女词人在离别时的情感状态。
诗词对比
- 俞士彪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离愁的细腻感受,但俞士彪的诗歌更侧重于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多通过历史与个人经历的结合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