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大热喜雨》

时间: 2024-09-19 21:40:35

大暑方蒸湿,云兴忽蔽空。

俄然飘细雨,快矣濯清风。

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

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襄城大热喜雨
作者: 吕颐浩 〔宋代〕

大暑方蒸湿,云兴忽蔽空。
俄然飘细雨,快矣濯清风。
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
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

白话文翻译:

在盛夏的酷热中,湿气正浓,突然之间,云彩升起遮蔽了天空。
忽然间,细雨飘洒而下,令人感到清风拂面,快意无比。
谁能预测这样的变化呢?炎热和凉爽是如此截然不同。
在马前的襄汉路上,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注释:

  • 大暑:指夏季最热的时节。
  • 蒸湿:湿气蒸腾,指空气湿润。
  • 云兴:云彩升起。
  • 俄然:突然之间。
  • 濯清风:洗涤身心,清爽的风。
  • 炎凉:炎热与凉爽。
  • 马前襄汉路:指襄城与汉水之间的道路。
  • 山色有无中:山的轮廓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颐浩,宋代诗人,字惟仲,号惟中。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情感与景物的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盛夏,正值酷暑,作者在襄城地区,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细雨来临让酷热的夏日有了些许的清凉,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喜悦。

诗歌鉴赏:

《襄城大热喜雨》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夏雨到来的喜悦。诗的开头以“大暑方蒸湿”写出盛夏的炎热,接着“云兴忽蔽空”则表现了天气的突变,给人一种紧迫感。随后细雨的到来,如同一阵清新的风,洗净了炎热,令人无比舒畅,诗人在此展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

“变化谁能测”一句,表达了对自然变化无常的感慨,也隐含了人对自然的无奈与敬畏,而“炎凉迥不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表现出夏季的酷热与雨后的清凉之间的强烈反差。最后一句“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则以马前的视角,描绘了襄汉路的自然景色,山色在雨中时隐时现,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暑方蒸湿:描绘了夏季的炎热,湿气弥漫的环境。
  2. 云兴忽蔽空:突发的天气变化,云层迅速聚集,遮挡了阳光。
  3. 俄然飘细雨:雨突然降临,带来了清凉。
  4. 快矣濯清风:感受到清风的洗礼,内心愉悦。
  5. 变化谁能测:对自然变化的无常感慨,表现无力预测的心理。
  6. 炎凉迥不同:对比炎热与凉爽,强调感受的不同。
  7. 马前襄汉路:描绘行走中的场景,带出地理背景。
  8. 山色有无中:山景在雨中若隐若现,表现出朦胧的美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炎凉的不同)、拟人(快意的清风)、形象描绘(山色的变化)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一场夏雨,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反映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暑:象征着酷热的夏季。
  • 细雨:象征着希望与清新。
  • 山色:代表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兴”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云彩升起
    c) 太阳

  2. 诗人对炎热与凉爽的态度是?
    a) 喜欢炎热
    b) 喜欢凉爽
    c) 对比两者的无常

  3. “马前襄汉路”中的“马前”指的是?
    a) 骑马的状态
    b) 行走的景象
    c) 交通的繁忙

答案

  1. b) 云彩升起
  2. c) 对比两者的无常
  3. b) 行走的景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夜泊牛斗星》

诗词对比
与王维《山居秋暝》相比,吕颐浩的这首诗更注重夏季的变化,而王维则通过秋天的静谧表现出另一种自然的美。在意象上,王维的诗突出了山水的宁静与和谐,而吕颐浩则强调了天气变化的动态与瞬息万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吕颐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