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书怀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8:57:25

穷经投老变书淫,两鬓尘埃老欲侵。

满院好风炎日晚,一庭疏雨夜堂深。

十年尘坌无高步,万里云霄有素心。

谁谓腐儒何所用,试将肝胆报知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穷经投老变书淫,两鬓尘埃老欲侵。
满院好风炎日晚,一庭疏雨夜堂深。
十年尘坌无高步,万里云霄有素心。
谁谓腐儒何所用,试将肝胆报知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的坚持。诗人感叹年岁已高,曾经的学问如今被世俗的琐事淹没,令人感到无奈和沮丧。尽管外界的环境如炎热的夏日与飘落的细雨,但诗人内心依旧保持着清白和高尚的情操。在经历了十年的沉浮后,他仍然渴望能够飞向更高的境界。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他对真正知音的渴望,强调知识与情感的深厚联系。

注释:

  • 穷经:深入研究经典。
  • 投老:年纪渐长,时光流逝。
  • 书淫:指对书本的沉迷,可能暗示对学问的追求过于痴迷。
  • 两鬓尘埃:形容两鬓渐白,岁月流逝的迹象。
  • 满院好风炎日晚:描绘了一个炎热的晚夏夜,环境舒适。
  • 疏雨夜堂深:夜晚的雨水稀疏,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十年尘坌:十年间的沉浮与无所成就。
  • 万里云霄:形容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 腐儒:指年老而无所作为的学者。
  • 肝胆:比喻真心诚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颐浩,字文恭,号惟庵,宋代著名诗人。吕颐浩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在文学上虽有成就,但在政治上并不如意,常感到失落。

创作背景:

《家学书怀》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此诗作于吕颐浩晚年时期,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诗人自述年岁已高,学问似乎被世俗的琐碎所淹没,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情。这种“书淫”的状态,既是对知识的追求,也可能是对现实的不满。接下来的自然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和细雨的夜晚中思索的场景,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渴望。

十年无高步,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而“万里云霄有素心”,则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展现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却心向高远的志向。最后两句通过对腐儒的自问,传达了诗人对真正知音的渴求,强调了学问与心灵之间的深厚联系。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抒发对岁月的感慨同时,也激励人们要坚持理想,勇敢追求心中的高远目标,展现了诗人豁达而坚定的性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经投老变书淫:表达了对经典的深入研究,伴随而来的却是年老体衰的无奈。
  2. 两鬓尘埃老欲侵:描绘了岁月在两鬓上留下的痕迹,暗示着年华已逝。
  3. 满院好风炎日晚:夏日晚风的惬意与外界环境的对比。
  4. 一庭疏雨夜堂深:深夜的雨水稀疏,营造出一种静谧和思考的空间。
  5. 十年尘坌无高步:对自己十年间无所作为的自省与失落。
  6. 万里云霄有素心:尽管经历风雨,诗人依然心向高远,保持纯洁的心灵。
  7. 谁谓腐儒何所用:反问世俗对知识的轻视,强调真正知音的重要性。
  8. 试将肝胆报知音:愿意用真心回报理解自己的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穷经投老”与“十年尘坌”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学问与理想比作高远的云霄,表现出追求的艰难与崇高。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来反映内心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趣和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理想的坚持,尽管岁月流逝,内心依然向往高远的境界,同时渴望与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相知相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埃: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琐碎。
  • :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象征内心的沉静与反思。
  • 云霄:代表理想的高度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穷经投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年轻时的追求
    B. 对岁月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B

  2. “万里云霄有素心”中的“素心”指的是什么? A. 内心的纯洁与理想
    B. 对知识的渴求
    C. 与自然的联系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腐儒”指的是? A. 年轻有为的学者
    B. 对学问没有追求的人
    C. 追求知识的真正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家学书怀》有相似的理想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体现出对生活与理想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吕颐浩的《家学书怀》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方式截然不同,吕的诗更为内敛和沉思,而李的诗则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