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虽拥朱轓贵,清臞两鬓霜。
判花人竞诵,诗草士深藏。
农饱因蠲赋,州贫为救荒。
公归无愧面,应可见严光。
白话文翻译:
尽管您身居高位,拥有华丽的车轿,但头发已经斑白。
那些吟诵诗词的人争相歌颂,真正的诗人却默默无闻。
农民因减免赋税而丰衣足食,州郡因救灾而减轻贫困。
公您归来没有愧疚之心,应该能见到严光的面容。
注释:
字词注释:
- 朱轓:指红色的车轿,象征地位显赫。
- 清臞:形容清瘦,表示作者对对方年老体弱的同情。
- 竞诵:争相吟诵,指那些表面上热衷于诗词的人。
- 深藏:形容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被世人所知,默默无闻。
- 蠲赋:减免赋税,指国家对农民的宽容政策。
- 救荒:救济灾民,指对受灾地区的救助。
- 无愧面:没有愧疚的脸庞,意指问心无愧。
典故解析: 严光:指东汉的严光,他以清白之身名垂青史,意指品德高尚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送洪使君》是刘克庄送别一位名叫洪的使君时所作,表现了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诗歌鉴赏:
《送洪使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批判和对民生的关怀。开篇以“虽拥朱轓贵”引入,表达了对使君高位的认同,却紧接着“清臞两鬓霜”,则流露出对他衰老的惋惜,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权力与人性的无常。
诗中提到“判花人竞诵”,借用“花”来隐喻那些表面华丽、实际空虚的人,而“诗草士深藏”则强调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默默无闻,反映了社会对真实才华的忽视。接着,诗人转向民生,提到“农饱因蠲赋”,显示出国家减免赋税带来的利好,体现了对社会政策的关注。
末尾“公归无愧面,应可见严光”,则将使君的个人品德与历史名人严光相提并论,意在强调品德的重要性和内心的坦荡。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也深刻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民生的艰难,具有更深层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虽拥朱轓贵:虽然您拥有华丽的车轿,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 清臞两鬓霜:但是头发已白,显示出岁月的无情和身体的衰老。
- 判花人竞诵:那些表面光鲜的吟诗人争相歌颂。
- 诗草士深藏:而真正有才华的诗人却深藏不露,默默无闻。
- 农饱因蠲赋:由于国家减免赋税,农民得以丰衣足食。
- 州贫为救荒:州郡的贫困因救灾而得以纾解。
- 公归无愧面:您归来时,内心无愧于心。
- 应可见严光:应能见到品德高尚的严光的影子。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朱轓贵”与“清臞两鬓霜”的对比,形成鲜明意象,突出衰老与荣耀的对立。
- 隐喻:以“花”象征那些表面华丽的吟诗人。
- 反语:在赞美使君的同时,反映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使君的祝福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以及对民生的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轓:象征权力与地位。
- 霜:象征衰老与人生的无常。
- 花:象征虚华与表面功夫。
- 赋税:代表社会经济政策与民生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轓”指的是什么? A. 车轿
B. 房屋
C. 马匹
D. 衣服 -
诗中提到的“深藏”意味着什么? A. 隐藏才华
B. 远离人群
C. 保持低调
D. 以上皆是 -
“公归无愧面”表达了诗人对使君的什么态度? A. 赞美
B. 批评
C. 祝福
D. 忽视
答案:
- A
- D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者都强调了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悟,但刘克庄更关注于社会现实与人情。
解读: 刘克庄的作品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而王之涣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二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