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

时间: 2024-09-19 21:26:30

持节来时初有雁。

十万人家春已满。

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

江桥晚。

一见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泪溅。

亭下花空罗绮散。

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

鼙声断。

惆怅不如船尾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持节来时初有雁。十万人家春已满。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一见湖山看未遍。障扇欲收歌泪溅。亭下花空罗绮散。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鼙声断。惆怅不如船尾燕。

白话文翻译:

带着节令的使者来到时,天上已经飞来了大雁。万家灯火中春天的气息已然弥漫。龙标的名声如同凤池的身影,遥远的高堂映入眼帘。江桥的黄昏,初见湖山的景色仍未尽览。隔扇欲关时,眼泪溅落在歌声中。亭子下花瓣零落,犹如罗绮散乱。船桅渐渐在视线中变得稀疏,旗帜的影子也随之摇曳。战鼓声渐渐断绝。相比之下,心中的惆怅竟不如船尾的燕子来得轻松。

注释:

  • 持节:指持有节令的使者,古时用以象征权威。
  • :大雁,象征春天的到来。
  • 龙标:指古代官职名,象征名声。
  • 凤池:象征美好、高贵的地方。
  • 江桥晚:形容黄昏时分的江边桥梁景色。
  • 障扇:指隔着的窗扇。
  • 亭下花空:指亭子下的花瓣已经散落。
  • 樯竿:船上的桅杆。
  • 鼙声断:战鼓声停止,暗示战斗的结束与思念的开始。
  • 船尾燕:船尾飞舞的燕子,象征自由与轻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生卒年不详),字公度,号子野,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天仙子》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国家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描绘春景和个人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天仙子》是一首描绘春景与离愁的词作,整首词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开篇以“持节来时初有雁”引入,象征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景色的展开,诗人逐渐流露出内心的愁苦,尤其在“亭下花空罗绮散”一句中,花瓣的散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映衬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结尾“惆怅不如船尾燕”,不仅表现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由的向往与释然,增添了整首词的深度与哲理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使得这一作品不仅具有视觉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持节来时初有雁:用“雁”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的感觉。
  2. 十万人家春已满:描绘春天的繁华,万家灯火通明,生活气息浓厚。
  3. 龙标名第凤池身:以名声与地位来比喻个人的成就,象征高贵与荣耀。
  4. 堂阜远:遥远的高堂,暗示人事的遥远与难以触及。
  5. 江桥晚:江边的黄昏时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6. 一见湖山看未遍:初见的湖山,意喻事物的表面未得深刻理解。
  7. 障扇欲收歌泪溅:窗扇欲关时,眼泪随之流下,体现心中无法言说的痛苦。
  8. 亭下花空罗绮散:花瓣散落,象征美好的事物已经失去。
  9. 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船的桅杆和旗帜渐渐消失,象征离别的远去。
  10. 鼙声断:战鼓声停止,暗示一段旅程的结束。
  11. 惆怅不如船尾燕:惆怅的心情不如随风而去的燕子,表达内心的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龙标名第”比喻名声与地位的高贵。
  • 拟人:将“歌泪”赋予情感,突出内心的伤感。
  • 对仗:整首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释然。

意象分析:

  • :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
  • :美好与短暂的象征,暗示生命的无常。
  • :象征人生旅途,表达离别与思念。
  • 燕子:自由与轻盈,象征追求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持节”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季节
    B. 使者
    C. 鸟类
    D. 花卉

  2. “亭下花空罗绮散”中的“罗绮”指的是什么? A. 花瓣
    B. 布料
    C. 装饰品
    D. 亭子

  3. 整首词传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惆怅
    C. 怒火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诗词对比:

  • 张先《天仙子》李清照《声声慢》均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与离愁,但张先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李清照则在情感的细腻上更具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