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乌》

时间: 2024-10-17 04:48:44

乌啼东南枝,危巢雏五六。

心在安巢枝,一日千往复。

脱网得群食,入口不入腹。

穷生俾反哺,岂能报成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乌啼东南枝,危巢雏五六。
心在安巢枝,一日千往复。
脱网得群食,入口不入腹。
穷生俾反哺,岂能报成育。

白话文翻译:

乌鸦在东南的树枝上啼叫,巢中有五六只雏鸟。
心在巢中安定,一天里千次往返。
挣脱了网后得到食物,却是入口却不能入腹。
穷困的生活使我反哺,怎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注释:

  • 乌啼:乌鸦的叫声,常被认为是哀鸣。
  • 东南枝:指的是东南方向的树枝,表现出鸟巢的位置。
  • 危巢:形容巢位不稳,可能随时面临危险。
  • :小鸟,指的是尚未独立的幼鸟。
  • 千往复:形容来回的次数非常多。
  • 脱网:指挣脱捕捉的网,象征重获自由。
  • 群食:指与其他鸟类一起觅食。
  • 穷生:形容生活境遇艰苦,生活困窘。
  • 反哺:鸟类孵化后回报父母的养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反哺”典出《孝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后代的关心。此处的“反哺”意在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公权,号秋水,宋代词人,曾任官职,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清丽见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事态,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巢乌》创作于张先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及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常面临仕途的困顿与家庭的责任,诗中表露出他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巢乌》通过描绘乌鸦与雏鸟的生活,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亲情的深厚。诗的开头以乌鸦的啼鸣引入,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紧接着描绘了巢中五六只雏鸟的脆弱与无助,突显出生命的脆弱感。接下来的“心在安巢枝,一日千往复”,表现了作者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与思念,虽然环境艰难,但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不断努力。

最后两句则转向反思,表达了在贫苦生活中,如何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情感深刻且令人动容。整首诗情感真挚,字词简练,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亲情的深刻反思,展示了张先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乌啼东南枝”:乌鸦在东南的树枝上叫,暗示孤独与哀愁。
    • “危巢雏五六”:巢中五六只幼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依赖。
    • “心在安巢枝”:内心渴望安稳的生活,隐含对家庭的思念。
    • “一日千往复”:形容日复一日的忙碌与辛劳。
    • “脱网得群食”:挣脱束缚后与他鸟共同觅食,象征重获自由的喜悦。
    • “入口不入腹”:形象地表达出虽然有食物,却无法满足内心的空虚。
    • “穷生俾反哺”:生活困顿使得对父母的感激更加深刻。
    • “岂能报成育”:感慨如何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情感真挚。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脱网”比喻生活中挣脱束缚,象征自由的追求。
    • 拟人:乌鸦的啼鸣赋予了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该诗核心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深思。作者通过乌鸦与雏鸟的形象,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家庭的温暖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切感激。

意象分析:

  • 乌鸦:象征着孤独、艰辛,与生命的脆弱感。
  • :代表家庭与安全感,是生存的基础。
  • 雏鸟:象征着无助与依赖,体现出家庭关系的紧密。
  • 食物:象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与对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危巢”指的是什么?

    • A. 安全的家
    • B. 不稳定的巢
    • C. 幸福的生活
    • D. 丰富的食物
  2. “乌啼”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喜悦
    • B. 哀伤
    • C. 安宁
    • D. 热闹
  3. “反哺”一词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父母的感激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他人的帮助
    •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对比张先的《巢乌》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与对家国的思考,但张先的直接与细腻更显人情,而杜甫则更多体现出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悲切。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