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周邦彦 〔宋代〕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白话文翻译:
在楼上,晴天的天空一片碧蓝,四处都显得如此辽阔,楼前的芳草连绵不断,似乎要延伸到天边。劝你不要攀上最高的梯子去看风景。新鲜的竹笋已经成长为堂下的竹子,落下的花瓣都堆积在燕子的巢泥上,难忍听到林外杜鹃的啼鸣。
注释:
- 碧四垂:形容晴天的天空一片碧蓝,四周的景色都被映衬得愈加美丽。
- 接天涯:指前方的芳草延绵不绝,似乎能够与遥远的天边相接。
- 最高梯:象征攀登到更高的地方,意味着追求更高的目标或境界。
- 新笋:指新长出的竹笋,象征着生长与希望。
- 燕巢泥:指燕子筑巢所用的泥土,暗示着生活的细腻与温暖。
- 杜鹃啼:杜鹃鸟的啼鸣,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带有伤感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感悟,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宋朝,正值周邦彦的创作高峰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词文学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周邦彦通过此词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典型的宋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楼上晴天碧四垂”便以生动的视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晴朗的日子,天蓝得如同碧玉一般,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接下来的“楼前芳草接天涯”描绘了开阔的自然空间,芳草的绿意与蓝天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
而“劝君莫上最高梯”则蕴含了人生哲理,劝诫人们不必追求过高的目标,享受当下的宁静与美好。诗人接着通过新笋与落花的意象,展示了生长与凋零的循环,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忍听林表杜鹃啼”更是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杜鹃的啼鸣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使整首词在优美自然景象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楼上晴天碧四垂”:描绘晴朗的天空,色彩鲜明,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楼前芳草接天涯”:芳草的生机与辽阔的自然相连,寓意生活的美好。
- “劝君莫上最高梯”:劝告人们不要过于追求高远的目标,要珍惜眼前的美丽。
- “新笋已成堂下竹”:新生的竹笋成长为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落花都上燕巢泥”:自然中的细节描写,反映生活的温馨与宁静。
- “忍听林表杜鹃啼”:杜鹃的啼鸣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晴天比作“碧四垂”,提升了景色的美感。
- 拟人:通过杜鹃的啼鸣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新笋已成”和“落花都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意象分析:
- 晴天: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 芳草:代表生机与自然的繁盛。
- 最高梯:象征追求与理想。
- 新笋:代表生长与希望的开始。
- 杜鹃:象征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最高梯”象征什么?
A. 物理高度
B. 追求的目标
C. 自然景观 -
“新笋已成堂下竹”中的“新笋”指的是什么?
A. 新长出的竹子
B. 新的希望
C. 新的生活 -
杜鹃的啼鸣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春天的到来
B. 悲伤与思念
C. 自然的宁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周邦彦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为题材,但周的词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李的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