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
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
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
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白话文翻译
我不如陶渊明,世事纠缠不清。
怎么才能得到片刻的安适,能像他生前那样呢?
这寸田没有荆棘,最好的地方就在这里。
心随事物而往来,遇到的事没有再怀疑的。
偶然得到了饮酒的乐趣,空杯我也常常持有。
注释
- 陶生: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生活和饮酒作乐著称。
- 缠绵:形容世事复杂、纠缠不清。
- 适:安适、舒适。
- 寸田:比喻小块田地,表示简单的生活。
- 荆棘:比喻生活中的烦恼和障碍。
- 纵心:随心所欲,放开心情。
- 所遇无复疑:遇到的事情不再怀疑,表示心境的坦然。
典故解析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代表了追求清静、自然生活的理想。“陶生”在诗中成为一种理想的象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纷繁世事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婉约。其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和陶饮酒二十首》是苏轼在闲暇时创作的诗作,旨在表达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诗中反映了他对纷繁世事的无奈与对简单生活的渴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以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作为对照,表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的开头,苏轼自谦,认为自己不如陶渊明,揭示了他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钦佩。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安适生活的心情,虽然知道现实生活充满了烦恼与琐事,但仍希望能在生活的缝隙中找到一丝安宁。
在第二节中,诗人提到“寸田无荆棘”,暗示他对简单生活的认同,认为理想的生活方式就在眼前。他强调“纵心与事往”,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即使经历了种种,也不再怀疑自己的选择,心中有一种宁静与满足。最后,提到饮酒的乐趣,象征着一种放松和释放,显示出他在喧嚣中寻求内心的平和。
整体来看,诗中透出的情感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苏轼深刻的哲理思考与独特的个性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
- 表达对陶渊明的羡慕,同时感叹现实生活的复杂与困扰。
-
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
- 反映出对安适生活的渴望,想要像陶渊明那样逍遥自在。
-
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
- 寸田比喻简单的生活,强调理想生活就在身边。
-
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
- 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再怀疑。
-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 饮酒作为放松与享受的象征,强调在忙乱中寻求内心的乐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陶渊明与自己的对比,突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象征:饮酒象征放松,表现对生活的态度。
- 反复:多次提到“心”,强调内心的感受与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同时也探求个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陶生:象征隐逸的理想生活。
- 寸田:代表简单、宁静的生活环境。
- 酒:象征享受与释放,带来片刻的安慰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陶生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陶渊明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寸田无荆棘”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理想的安静生活
- C. 田地的肥沃
- D. 生活的困难
-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
- A. 逃避
- B. 怀疑
- C. 超然
- D. 愤怒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饮酒》:
- 主题:两者都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多地融入了对现实的感慨与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显得更为纯粹自然。
- 风格:苏轼的语言更为精炼而富有哲理,陶渊明则更加直接、简单。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词集》
- 《陶渊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