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玉鉴池》

时间: 2025-01-06 10:13:09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

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池水,水面如镜般平静,无论微风如何吹拂,水面都不泛波纹。水中荷花和水草的倒影被清除后,月光的映照则显得更加明亮。

注释:

  • 一镜寒光定:形容池水如镜,水面寒光闪烁,清澈明亮。
  • 微风吹不波:即使有微风吹过,水面依然平静,没有涟漪。
  • 更除荷芰影:荷花和水草的影子被去掉,意味着水面更为清晰。
  • 放取月明多:在清澈的水面上,月光的倒影显得格外明显和丰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7-1664),字宗道,号清白,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主要活动于明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姑苏杂咏》是高启在游览姑苏时的诗作,反映了他对姑苏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玉鉴池》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清澈的池塘景象。诗的开头“一镜寒光定”,使用了“镜”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水面如镜般的静谧与清晰,给人以宁静的美感。接着“微风吹不波”,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仿佛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了一片净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这里的“荷芰影”意指池中荷花和水草的倒影,强调了自然物象的和谐与优雅,而“月明多”则是通过对比,突出了月光的明亮与清澈。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镜寒光定:水面如镜,寒光闪烁,暗示清澈。
  2. 微风吹不波:即使有风,也无法打破水面的平静。
  3. 更除荷芰影:去掉了荷花和水草的倒影,水面更显清晰。
  4. 放取月明多:月光在水面上显得更加明亮,增添了夜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镜子,强调其清澈。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宁静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人在描绘静谧的玉鉴池时,传递出一种超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光:象征清冷与宁静,代表着自然的纯净。
  • 微风:暗示着轻柔与细腻,表示自然的变化。
  • 荷芰影:意象丰富,象征着自然的繁华与生机。
  • 月明: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代表着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光”是指什么?

    • A. 明亮的光
    • B. 清冷的光
    • C. 暖和的光
  2. 诗人通过“微风吹不波”想表达什么?

    • A. 水面波动很大
    • B. 水面非常平静
    • C. 风很强
  3. 诗中提到的“荷芰影”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和水草的倒影
    • B. 月亮的倒影
    • C. 风的倒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高启的《玉鉴池》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高启更注重静谧的氛围,而苏轼则融合了人情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高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