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开元寺石钵》

时间: 2025-01-06 10:23:54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

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

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擎行。

寺僧见客休频出,恐有藏龙此内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姑苏杂咏 开元寺石钵
作者: 高启 〔明代〕

宝石当年琢帝青,
浮波不异木杯轻。
传灵已历乾陀国,
乞食曾来舍卫城。
渔父得时初洗献,
法王在日每擎行。
寺僧见客休频出,
恐有藏龙此内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石钵的珍贵与历史。石钵曾是宝石琢磨而成,宛如帝王之青色,轻如木杯。它的灵气已经流传到遥远的乾陀国,乞讨的僧人曾来到舍卫城。渔夫在恰当的时机初次洗净石钵,法王在世时常常高举它。寺里的僧人见到客人不敢频频走出,生怕惊动了潜藏于其中的龙。

注释

  • 宝石:指珍贵的宝石,此处比喻石钵的珍贵。
  • 帝青:指皇帝所用的青色,形容石钵的颜色珍贵。
  • 浮波:浮动的水波,形容轻盈。
  • 乞食:乞讨食物,指乞丐或流浪者。
  • 舍卫城:古印度的一座城,释迦牟尼曾在此说法。
  • 渔父:渔民,指善于捕捞的人。
  • 法王:指佛教的统治者或高僧,象征佛教的权威。
  • 藏龙:比喻潜藏的才能或惊人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 1336— 1374),字季阳,号天池,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佛教文化在中国盛行的时期,寺庙和佛教的艺术品如石钵等受到广泛关注。诗中通过描绘石钵的美丽与历史,反映出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石钵为主题,展现出高启对物品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宝石当年琢帝青”引出石钵的珍贵,勾勒出一幅工匠精心打磨的画面,显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浮波不异木杯轻”则通过轻盈的比喻,传达出石钵的美感与灵性,令人联想到水的流动与生命的轻盈。

接下来,诗人提到石钵的灵气传遍了“乾陀国”,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延续。乞讨与施舍的场景在此相结合,表现出一种人间的悲悯与慈悲,体现了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渔父洗净石钵的意象,暗示着一种新生与净化。

最后,寺僧的谨慎与恐惧,表明了对未知力量的敬畏,藏龙的意象则引发人们对内在潜力的思考。整首诗在简练的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石当年琢帝青:石钵如同当年琢磨的宝石,色泽深邃如帝王之青。
  2. 浮波不异木杯轻:石钵的轻盈程度与木杯无异,强调其轻便。
  3. 传灵已历乾陀国:石钵的灵气已经传遍了遥远的国家,象征其影响力。
  4. 乞食曾来舍卫城:乞讨者曾来到这座城,说明其历史悠久。
  5. 渔父得时初洗献:渔民在合适时机洗净石钵,象征新生。
  6. 法王在日每擎行:在法王在世时,石钵常被高举,暗示其重要性。
  7. 寺僧见客休频出:寺里的僧人见客人不敢频频出门,表现出对客人的谨慎。
  8. 恐有藏龙此内惊:生怕这里面潜藏着惊人的力量,增加了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钵比作宝石,突出其珍贵。
  • 对仗:如“乞食”与“洗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石钵的描绘,探讨了珍贵与历史、文化传承的主题,表现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宝石:象征珍贵与美丽。
  • 浮波:代表轻盈与变化。
  • 乞食:体现人间的悲悯与互助。
  • 藏龙:象征潜力与未知的惊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珍贵与美丽
    C. 材料
    D. 水

  2. “渔父得时初洗献”中的“洗”字意思是?
    A. 洗澡
    B. 清洗
    C. 洗涤
    D. 漂洗

  3. 诗中“藏龙”意指什么?
    A. 藏匿的财富
    B. 隐藏的才能
    C. 龙的传说
    D. 不可见的敌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哲思。

诗词对比
高启的《姑苏杂咏》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对生命的感悟。高启侧重物品的文化与历史,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归属,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