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楞伽寺》

时间: 2025-01-06 10:56:29

夕阳西下嶂,返照东湖水。

来寻古寺游,枫叶秋几里。

叩门山猿惊,维马林鸟起。

钟声出烟去,半落渔舟里。

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欲打塔铭碑,从僧乞山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夕阳西下嶂,返照东湖水。
来寻古寺游,枫叶秋几里。
叩门山猿惊,维马林鸟起。
钟声出烟去,半落渔舟里。
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欲打塔铭碑,从僧乞山纸。

白话文翻译:

夕阳落下,山峦被染成了红色,映照在东湖的水面上。
我来这里游玩古寺,秋天的枫叶已经有几里远了。
敲门声惊动了山中的猿猴,树林里的鸟儿也因此飞起。
钟声飘散在烟雾中,半隐于渔船之间。
对楞伽的教义我还未明了,内心的尘世烦恼让我感到羞耻。
我想在塔上铭刻碑文,只能向僧人乞求一些山上的纸张。

注释:

  • :山峰。
  • 返照:反射的光辉。
  • 枫叶:指秋天的红叶,象征着秋意。
  • 叩门:敲门。
  • 维马:指一种名叫“维马”的鸟。
  • 尘累:世俗的烦恼。
  • 楞伽:指佛教经典《楞伽经》。
  • 铭碑:刻碑铭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年-公元 1374年),字仲明,号静庵,明代初期的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曾与其他文人交往密切,形成了明初文人的圈子。

创作背景:

《楞伽寺》可能是在高启游览苏州的某个秋日所作,表达他对古寺的追寻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反映了他在喧嚣尘世中对宁静和智慧的渴望。

诗歌鉴赏:

《楞伽寺》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与内心感悟的诗作。诗人在夕阳西下的美景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佛教的深邃,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开篇以夕阳和湖水的映照构建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带给读者一种恬淡的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古寺的游览,枫叶的秋色更是增添了诗的韵味。

在描写中,叩门声惊动了山中的猿猴,维马从林中飞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在这一切美好之中,诗人却感到对佛教义理的无知和内心的尘世烦恼,显露出他对自我修行的渴望与追求。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铭刻碑文的想法,暗示他希望将自己的感悟与思想留存下来,但又因缺乏纸张而感到无奈。

整首诗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的思考之间取得了平衡,展现了高启对生活与哲理的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夕阳西下嶂,返照东湖水。
    描绘夕阳西沉,山峦被染红,湖水反射出美丽的光辉。

  2. 来寻古寺游,枫叶秋几里。
    诗人来到古寺游玩,秋天的枫叶映衬着远方的景色。

  3. 叩门山猿惊,维马林鸟起。
    声音打动了山中猿猴,鸟儿因此惊飞,展现了自然的生动。

  4. 钟声出烟去,半落渔舟里。
    钟声穿过烟雾,隐约传来,渔舟在湖中漂荡,增添了诗的意境。

  5. 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诗人对佛教教义仍未领悟,心中对世俗烦恼感到羞愧。

  6. 欲打塔铭碑,从僧乞山纸。
    诗人想要在塔上刻碑,但只能向僧人乞求纸张,显示了他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夕阳西下“嶂”,用山嶂比喻夕阳的美丽。
  • 拟人:叩门声“惊”猿,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钟声出烟去,半落渔舟里”,形成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我修行的渴望。诗中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展现了对佛教教义的追求与对世俗烦恼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古寺:代表精神的寄托与内心的宁静。
  • 枫叶:象征着秋天与生命的变化。
  • 钟声:象征着宗教的呼唤与内心的觉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阳西下嶂”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夕阳西沉的山景
    B. 早晨的湖面
    C. 夜晚的星空

  2. “楞伽义未晓”中提到的“楞伽”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佛教经典
    C. 一种植物

  3. 诗人想要“打塔铭碑”,但遇到了什么困扰?
    A. 没有时间
    B. 没有纸张
    C. 没有工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高启《楞伽寺》与王维《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思考。高启更注重于对佛教教义的探讨,王维则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意境上相得益彰,展示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