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潭》
时间: 2025-01-17 09:12: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施公潭 文同 〔宋代〕
盘岩复转溪,磴道入云微。 断巘双屏立,垂泉一剑飞。 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 啼穴饥鼯出,翘滩宿鹭归。 寒光清彻骨,晚气润沾衣。 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
白话文翻译:
蜿蜒的岩石再次转向溪流,石阶小道深入云雾之中。 断裂的山峰像双屏风一样矗立,垂落的泉水如同剑一般飞溅。 空中交织着五彩斑斓的翠色,水珠溅得远远的,如同散落的珍珠。 饥饿的鼯鼠从洞穴中啼叫而出,宿在滩上的鹭鸟归巢。 寒光清澈透骨,晚风湿润了衣襟。 东边的山谷中牛羊归来,挥动鞭子,告别夕阳的余晖。
注释:
- 盘岩:曲折的岩石。
- 磴道:石阶小道。
- 断巘:断裂的山峰。
- 垂泉:从高处垂落的泉水。
- 浮空交彩翠:形容空中色彩斑斓,翠色交织。
- 溅远乱珠玑:形容水珠溅得远且散乱,如同珍珠。
- 饥鼯:饥饿的鼯鼠。
- 翘滩:滩上高起的部分。
- 寒光清彻骨:形容光线清澈透骨。
- 晚气润沾衣:晚风湿润,沾湿了衣襟。
- 东谷:东边的山谷。
- 摇鞭去夕晖:挥动鞭子,告别夕阳的余晖。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施公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的静谧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盘岩复转溪”、“磴道入云微”等句,展现了山水的曲折与深远。诗中的“断巘双屏立”、“垂泉一剑飞”等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和泉水的灵动。后文通过“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等句,进一步以色彩和动态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结尾的“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则以田园牧歌的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 “盘岩复转溪,磴道入云微”: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深入云雾的景象,展现了山水的深远与神秘。
- “断巘双屏立,垂泉一剑飞”: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和泉水的灵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以色彩和动态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展现了山水的美丽与活力。
- “啼穴饥鼯出,翘滩宿鹭归”:通过动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动感。
- “寒光清彻骨,晚气润沾衣”:描绘了光线的清澈和晚风的湿润,增强了画面的清新感。
- “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以田园牧歌的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 盘岩、磴道: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深入云雾的景象。
- 断巘、垂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和泉水的灵动。
- 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以色彩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美丽与活力。
- 啼穴饥鼯、翘滩宿鹭:通过动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动感。
- 寒光、晚气:描绘了光线的清澈和晚风的湿润,增强了画面的清新感。
- 东谷牛羊、摇鞭去夕晖:以田园牧歌的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断巘双屏立”比喻了什么? A. 山峰的雄伟 B. 泉水的灵动 C. 山路的曲折 D. 云雾的深远
-
诗中的“垂泉一剑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的“浮空交彩翠”描绘了什么? A. 山峰的雄伟 B. 泉水的灵动 C. 山水的美丽与活力 D. 云雾的深远
-
诗中的“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峰的雄伟 B. 泉水的灵动 C. 田园牧歌的景象 D. 云雾的深远
答案:1. A 2. A 3. C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山峰的雄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施公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景色,但文同的诗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
- 文同的《施公潭》与杜甫的《望岳》:两者都描绘了山峰的雄伟,但文同的诗更加注重自然美的展现,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
- 《宋代山水诗研究》:对宋代山水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