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至新田四首》

时间: 2025-01-01 15:43:51

只爱孤峰惹寸云,忽惊头上雨翻盆。

北来南去缘何事,路上君看屐子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只爱孤峰惹寸云,
忽惊头上雨翻盆。
北来南去缘何事,
路上君看屐子痕。

白话文翻译:

我只喜欢那孤零零的山峰招惹小小的云彩,
忽然间,头顶的雨就像翻倒的盆子般洒落。
从北方来,向南方去,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在路上,您可以看到鞋底留下的痕迹。

注释:

  • 孤峰:独立的山峰,这里指高耸的山。
  • 寸云:微小的云,形容云彩的细小。
  • 翻盆:形容雨水倾泻而下,像翻倒的盆子一样,形象生动。
  • 屐子痕:屐子是古代的一种木屐,这里指行走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孤峰”和“寸云”可以引申为一种隐逸和孤独的情绪,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而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诗人通过对小溪和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孤独山峰和突如其来的雨水的深刻体验。前两句中,诗人通过“孤峰惹寸云”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中的静谧与生机。而“忽惊头上雨翻盆”则突显了自然的变化无常,给人以惊喜和震撼。这种对比恰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力。后两句则引入了一个哲学性的思考,“北来南去缘何事”让人反思人生的方向与目的,诗人似乎在追问人生的意义。而“路上君看屐子痕”则将读者引入诗人走过的旅途,留下的痕迹不仅是对自然的探索,更是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只爱孤峰惹寸云: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山峰的热爱,山峰与云彩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
  2. 忽惊头上雨翻盆:突如其来的雨水,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动感。
  3. 北来南去缘何事:哲学性的问题,反映出对人生目标的思考。
  4. 路上君看屐子痕:呼唤读者关注自己走过的旅程,暗示人生的轨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翻盆”形象地描绘了雨的猛烈。
  • 对仗:如“北来南去”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语音的韵律感。
  • 反问: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孤独与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现了淡淡的哲理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峰:象征孤独与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追求。
  • 寸云:细小的云,象征着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 :象征着变化与不确定性,生命的不可预知。
  • 屐子痕:象征着旅途与经历,暗示生命的痕迹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峰”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人生的孤独
    C. 变化无常
    D. 以上都是

  2. “雨翻盆”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的强烈
    B. 雨水的猛烈
    C. 云的变化
    D. 山的高耸

  3. 诗中提到的“屐子痕”指的是什么? A. 鞋子的印记
    B. 旅途的经历
    C. 自然的痕迹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D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描绘山水自然美的作品。
  • 《题临安邸》(林升): 表达对城市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 主题虽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抒情与思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