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时间: 2025-01-17 08:3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作者:苏轼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至言虽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
但余无所还,永与夫子游。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作者提到一位朋友因被迫离开而感到惋惜,虽然外在的环境变化,他的内心却依然能够找到安宁与宽慰。诗中借用“楚囚”的意象,表现了对朋友处境的同情。尽管分离未满一年,但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诸多变化,特别是对理想与道理的领悟,似乎让他更加从容。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未来和心灵自由的追求,强调了心灵的归属与安宁,并提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注释
- 逐客:被驱逐的客人。
- 哀楚囚:指对被囚禁的楚国人的悲哀,表明对遭遇不幸者的同情。
- 奔驰:迅速奔跑,形容路途遥远。
- 脱尽骄气:形容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放下了骄傲和浮躁。
- 孙休:指的是东吴的孙休,以其宽厚待人而著称。
- 善知识:指具有深厚学识和智慧的人。
- 冥顽:形容愚昧顽固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散文皆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豪放派词风著称。其一生经历坎坷,因政治原因屡次被贬,然而他在逆境中仍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表现了他在离开南都(即南京)后对友人的怀念和内心的沉思。诗中通过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与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式的表达手法,展现了苏轼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与思想交流。诗开头以“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引入,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交情,以及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与惋惜。诗人用“奔驰二百里”来形容自己特意赶来探望友人,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理想,逐渐从个人情感转向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落尽骄气浮”一语,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悟,正如他所说,“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而不再执着于名利和归属。
整首诗兼具情感与哲理,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诗中所流露出的理智与情感的结合,使得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即使是被驱逐的朋友,也能对受困的楚国囚犯感到悲伤,表现出诗人的同情心。
-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诗人特意赶来,目的是为了安慰自己,体现了友情的力量。
-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相遇时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收获,心灵的交流是清晰而真诚的。
-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分开才不到一年,自己已经放下了许多的骄傲与浮躁。
-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感叹自己晚年才明白道理,态度如同孙休般温和。
- 至言虽久服,放心不自收:虽然明白了道理,但内心的牵挂仍难以释怀。
-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领悟到有智慧的人如同良药,能够治愈心灵的创伤。
-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将忧虑放入磨砺之地,经过时间的打磨,最终能够释怀。
-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即使是顽固的思想,也会在时间的雕刻下逐渐改变。
-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生活中的种种心结,应该逐一放下。
- 但余无所还,永与夫子游:自己无所归属,愿意永远与友人相伴。
-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这次告别并不算什么,人生如大江东去,变化无常。
-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对未知的恐惧让人难以安眠,但内心已经平静,没有更多的追求。
-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宁愿成为安定的百姓,也不必执着于旧日的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经历比作奔波,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情与人生哲理展开,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诗人以豁达的态度看待生活的变化,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理智,并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夫子:象征着智慧与友谊,代表着诗人对朋友的敬重。
- 楚囚:代表遭遇不幸的人,体现出诗人的同情心。
- 大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齐安民:象征着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囚”是指什么? A. 受困的人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自己 -
“便为齐安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追求 -
诗中“冥顽虽难化”是指什么? A. 人的固执与愚昧
B. 朋友的离去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另一首著名词作,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 《乐游原》:王维的作品,展示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着不同的侧重,苏轼更显理性与豁达,而李白则多展现豪情与个性。
- 《将进酒》 vs.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更为细腻与深思。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