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限病起
作者:陈与义 〔宋代〕
幽人病起山深处,小院鸦鸣日午时。
六尺屏风遮宴坐,一帘细雨独题诗。
白话文翻译
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生病醒来,正值午后,小院里传来乌鸦的鸣叫声。
六尺高的屏风挡住了宴会的场面,而窗外细雨绵绵,我独自写下这首诗。
注释
- 幽人:指隐士或生活在深山中的人,寓意隐居或远离尘世。
- 病起:生病后醒来,醒来时由于身体不适而感到无奈。
- 鸦鸣:乌鸦的叫声,常用来象征孤独或凶兆。
- 六尺屏风:古代室内常用的隔断,六尺高,表示场面之隔。
- 细雨:细小的雨,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
- 独题诗:独自写诗,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及对诗歌的执着。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幽人”及“细雨”常常在古诗中出现,构成了山林隐士的典型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德明,号渔隐,南宋诗人,出生于徽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体现出隐逸生活的理想,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个人身处病痛之际,隐居于山中,内心感受自然与孤独,正是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病中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开头“幽人病起山深处”,点明了诗人身处深山隐居的状态,病痛的困扰让他对生活与自然有了更深的体会。小院中的“鸦鸣”不仅是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孤独感的映射。正值午时,阳光透过雨帘,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却因病而无法参与宴会,反而选择“独题诗”,这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创作的精神。细雨的描写使整个画面更加柔和,给人以清新之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沉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真实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幽人病起山深处:隐士在深山中醒来,病痛笼罩着他,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 小院鸦鸣日午时:环境描写,乌鸦的鸣叫与午后的静谧形成对比,突显孤独感。
- 六尺屏风遮宴坐:宴会因屏风而被隔开,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 一帘细雨独题诗:细雨如帘,营造出静谧的写作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帘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环境的细腻之美。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孤独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幽人:象征隐士,代表对世俗的超脱。
- 鸦鸣:象征孤独与凶兆,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细雨:象征宁静的氛围,增添了诗意的柔和感。
- 屏风: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反映诗人对社交的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幽人”指的是谁?
- A) 隐士
- B) 游子
- C) 官员
- 答案:A) 隐士
-
诗中提到的“细雨”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生机
- B) 悲伤
- C) 宁静
- 答案:C) 宁静
-
诗人选择“独题诗”而非参与宴会,体现了怎样的心态?
- A) 厌倦
- B) 孤独
- C) 快乐
- 答案: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隐逸生活的诗歌。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隐居的生活,但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 李白《庐山谣》: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