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8:38: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二
作者: 倪称 〔宋代〕
万里凉风收积雨,一天晴碧新开。
暮云归尽绝纤埃。
金波明静夜,玉露湿苍苔。
坐有霜髯诗酒客,平生见月衔杯。
传闻丹诏日边来。
莫辞通夕醉,对景且徘徊。
白话文翻译:
千里之外,凉爽的风把积攒的雨水收走,天空一片晴朗,碧蓝如洗。
傍晚的云彩已经归去,丝毫的尘埃都没有了。
夜晚的金色波光明亮而宁静,玉露湿润了青苔。
坐在这里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诗酒客,平生常常在月光下举杯畅饮。
听说有丹诏从天边而来。
不要拒绝通宵醉酒的邀请,面对美景尽情徘徊。
注释:
- 积雨:指长时间积累的雨水。
- 晴碧:晴天的碧蓝色。
- 绝纤埃:没有细微的尘埃。
- 金波:指月光下的水波,金色的光辉。
- 玉露:清晨的露珠,象征清新和纯净。
- 霜髯:白发,形容老年人。
- 丹诏:传说中的天上诏书,象征神秘的召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倪称,字景升,号云宁,宋代著名诗人。他擅长咏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风格清新。倪称的诗歌常常融合哲理与自然,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自然的美景中感悟人生,表达对酒和月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二》是倪称在夜晚静谧的环境中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万里之外的凉风和清新的雨后晴天,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接着,诗人用“暮云归尽绝纤埃”来突出夜空的宁静无比,仿佛一切纷扰都消失无踪。
“金波明静夜,玉露湿苍苔”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清幽与静谧,诗人通过光与露的描绘,将自然的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在这里,诗人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坐有霜髯诗酒客”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形象,他在这清幽的环境中,常与月对饮,体现了诗人对酒和月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在“传闻丹诏日边来”中,诗人引入了神秘的丹诏,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
最后一句“莫辞通夕醉,对景且徘徊”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鼓励人们在美好的景色面前,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表达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里凉风收积雨:远方的凉风吹来,带走了长时间的雨水。
- 一天晴碧新开:天空晴朗,呈现出一片新生的碧蓝。
- 暮云归尽绝纤埃:夕阳西下,云彩消散,天空中没有一点尘埃。
- 金波明静夜:夜晚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显得明亮与宁静。
- 玉露湿苍苔:清晨的露水湿润了青苔,象征自然的生机。
- 坐有霜髯诗酒客:坐在这里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诗酒爱好者。
- 平生见月衔杯:他一生中常常在月光下举杯畅饮。
- 传闻丹诏日边来:传说中有神秘的丹诏从天边而来,暗示着某种召唤。
- 莫辞通夕醉:不要拒绝通宵的醉酒邀请。
- 对景且徘徊:在美景面前,尽情徘徊,享受这一刻。
-
修辞手法:
- 比喻:金波、玉露等形象化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金波明静夜,玉露湿苍苔”,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凉风:象征清新与舒适,带走烦恼。
- 雨:象征滋润与洗涤,带来新生。
- 云:象征变化与无常。
- 金波:象征宁静与美好。
- 玉露:象征纯净与清新。
- 霜髯诗酒客:象征老年、智慧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金波”指的是什么?
- A. 夕阳
- B. 月光下的水波
- C. 清晨的露水
- D. 云彩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霜髯诗酒客”象征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苦闷。(对/错)
答案:
- B
- 老年人智慧与洒脱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倪称的《临江仙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在月光下饮酒的情景,但倪称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