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4 04:40:55

莫道春归愁已绝,残秋别样难支。

画栏凭遍月轻移。

谁将纤影,又送极天西。

待倩征鸿传信息,断肠空自凝思。

暗风不动小荷池。

岸边衰柳,独舞碧丝丝。

意思解释

临江仙

原文展示:

莫道春归愁已绝,
残秋别样难支。
画栏凭遍月轻移。
谁将纤影,又送极天西。
待倩征鸿传信息,
断肠空自凝思。
暗风不动小荷池,
岸边衰柳,独舞碧丝丝。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春天的离去让愁苦已然消解,
残秋的别离却别有一番难以承受。
在画栏上倚靠着,月光轻轻移动。
是谁将那纤细的身影,送往遥远的西天?
期待着那征鸿传来消息,
断肠的思念空自凝聚。
微风不动,小荷在池中静默,
岸边的衰柳,独自舞动着碧绿的丝丝。


注释:

  • 莫道:不要说。
  • 春归:春天的到来。
  • 愁已绝:忧愁已经消除。
  • 残秋:指秋天的残余。
  • 画栏:画有栏杆的地方。
  • 纤影:纤细的身影。
  • 极天西:遥远的西方。
  • 倩征鸿:美丽的鸿雁,意指希望。
  • 断肠:形容极度的思念与痛苦。
  • 小荷池:小荷的池塘。
  • 衰柳:衰败的柳树。
  • 碧丝丝:形容色彩,指绿丝丝的柳条。

典故解析:

  • “征鸿”指的是鸿雁,古代常用来传递信息。
  • 柳树在古诗中常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流畅的笔触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常融入个人情感,风格独特,颇具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描写四季的变迁与个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春秋更替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愁苦心情的转化与对秋天离别的无奈。首句“莫道春归愁已绝”开篇即引出主题,暗示春天的离去并未带走愁苦,反而在“残秋”之际更显难忍。诗中月光、纤影、征鸿等意象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用“暗风不动小荷池”来传达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而最后的“岸边衰柳,独舞碧丝丝”则象征着孤独与思念,柳树随着微风摇曳,恰似诗人内心的感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与远方情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细腻且真挚,读来令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道春归愁已绝:反驳他人认为春天的到来能让忧愁消失。
  2. 残秋别样难支:秋天的离去同样让人难以忍受。
  3. 画栏凭遍月轻移:在画栏旁,月光轻轻地移动,增添了伤感气氛。
  4. 谁将纤影,又送极天西:疑问谁将那纤细的身影送往遥远的西天,暗示思念之情。
  5. 待倩征鸿传信息:期待着美丽的鸿雁传递消息,寄托希望。
  6. 断肠空自凝思:极度的思念让人痛苦,却无处诉说。
  7. 暗风不动小荷池:静止的风,反映出内心的孤寂。
  8. 岸边衰柳,独舞碧丝丝:衰败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象征孤独的舞动。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衰柳,独舞”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
  • 比喻:通过“征鸿”来比喻信息的传递。
  • 对仗:如“暗风不动,小荷池”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及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抒发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希望与生机。
  • :离别与伤感。
  • :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鸿雁:思念与期盼。
  • :孤独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道春归愁已绝”中的“莫道”是什么意思? A. 不要说
    B. 说
    C. 认为
    D. 希望

  2. “倩征鸿”中的“倩”指的是什么? A. 美丽
    B. 暗淡
    C. 远方
    D. 传递

  3. “岸边衰柳,独舞碧丝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安静

答案: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秦观《踏莎行》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苏穆《临江仙》与李清照《如梦令》
    • 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孤独。
    • 不同之处:苏穆的笔调更为沉郁,李清照则更为细腻柔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苏穆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