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仲文八月十二八韵》
时间: 2025-01-01 15:26:5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陈仲文八月十二八韵
作者: 潘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痴云吹尽月行天,新琢冰轮欠半边。
须信缺中元不缺,便教圆处可长圆。
寒生沙渚雁初下,冷浸纱窗人未眠。
万事虚盈皆此类,几看如镜复如弦。
白话文翻译:
痴情的云彩吹散了,月亮在天上高悬,但它还是缺了一角。
我们要相信,月亮在缺的时候其实并不缺少光辉;
而当它圆满的时候,才会是永恒的光辉。
寒冷的季节已至,沙滩上大雁初次降落,
而我坐在冷飕飕的纱窗旁,却辗转难眠。
世间万事都是虚幻而又充盈的,
只需看看镜子,再如同拉弦一般,便可明了。
注释:
- 痴云:形容云彩的状态,似乎是执着的样子。
- 冰轮:指月亮,形像如冰一般清冷。
- 缺中元不缺:缺少的地方其实并不影响整体的光辉。
- 沙渚:指沙洲或沙滩。
- 冷浸:形容寒气渗透,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 虚盈:指事物的虚假与真实之间的关系。
- 如镜复如弦:比喻事物的反射与拉扯,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和循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牥(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天池,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诗风清新典雅。
-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八月,正值中秋前后,诗人通过观察月亮及其缺圆,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八月的月亮为引子,引出了对人生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开篇描绘月亮的缺失,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又引申为人生的无常。诗人在“须信缺中元不缺”一句中,表达了对缺失与圆满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不仅限于月亮,也延伸至人生的各种境遇。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沙滩上初降的大雁和个人的失眠,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暗示着心灵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思索。最后一句通过“镜”和“弦”的比喻,联系了事物的反射与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绪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痴云吹尽月行天:云朵被风吹散,月亮在空中高悬,暗示着一种清晰明亮的状态。
- 新琢冰轮欠半边:新月的形状缺了一角,暗示不完美。
- 须信缺中元不缺:即使月亮缺了一角,但它的光辉依然存在,传达出一种积极的哲学思想。
- 便教圆处可长圆:圆满的状态是可以持久的,暗示对完美状态的期望。
- 寒生沙渚雁初下:寒冷的天气让大雁开始迁徙,描绘了秋天的来临。
- 冷浸纱窗人未眠:在冷风中,窗外的情景使人无法入睡,表达了内心的焦虑。
- 万事虚盈皆此类: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与真实的交替。
- 几看如镜复如弦:反射与拉扯,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冰轮”比喻月亮,增加了诗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云彩和月亮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完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圆满与缺失,代表着人们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 大雁:象征迁徙与变化,暗示生命的流动性。
- 窗:象征内心的世界与外部环境的连接。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冰轮”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D. 云彩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人生的哲理
- C. 爱情的思索
- D. 乡愁
-
“寒生沙渚雁初下”描绘了哪个季节的特征?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思乡之情,情感更为直接。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月夜中思念故人,情感更为浓厚,表达了人际关系的深刻。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潘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