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岭》

时间: 2025-01-19 18:15:59

才登西岭路,诗思便能清。

栈道云间没,篮舆壁上行。

遥山时见虎,深谷夏闻莺。

咫尺名山寺,犹分两日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岭
才登西岭路,诗思便能清。
栈道云间没,篮舆壁上行。
遥山时见虎,深谷夏闻莺。
咫尺名山寺,犹分两日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西岭后,思绪变得清晰的情景。走在栈道上,仿佛与云层融为一体,乘坐的篮舆在山壁间行驶。远山中偶尔可以看到老虎,深谷里夏日的时节能听到黄莺的鸣叫。名山寺就在咫尺之间,但要到达那里,仍需两天的路程。

注释

  • 西岭:指的是西边的山岭,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脉。
  • 诗思便能清:诗人的思维在这里变得清晰。
  • 栈道:山间修建的步道。
  • 篮舆: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类似于一个悬挂的篮子,用于运送人。
  • 遥山:远处的山。
  • 深谷:指深邃的山谷。
  • 咫尺名山寺:距离很近的名山寺。
  • 犹分两日程:到达那里依然需两天的时间。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名山寺”,可能指代某个著名的寺庙,反映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关注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牥(生卒年不详),字子文,号竹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山水之美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潘牥游历西岭时,表达了他在自然景观中的愉悦心情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岭》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景色的诗,诗人潘牥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将西岭的美景与自身的思绪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诗的开头便以“才登西岭路”引入,展现了登山的瞬间与诗人内心的变化,诗思在山中变得清晰,表明了自然环境对人心灵的影响。

接着,诗中描绘了栈道与篮舆的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在云间漫步,体会自然的变幻无常。远山时见虎,深谷夏闻莺,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立体感,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和神秘。最后一句“咫尺名山寺,犹分两日程”则引发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虽然名山寺就在眼前,但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真正抵达,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风光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登西岭路:刚刚走上西岭的道路,表达出一种初来乍到的感觉。
  2. 诗思便能清:在这美丽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维变得清晰而活跃。
  3. 栈道云间没:走在栈道上,仿佛与云层融为一体。
  4. 篮舆壁上行:乘坐的篮舆在陡峭的山壁间穿行。
  5. 遥山时见虎:在远处的山中,偶尔能看到老虎,增添了自然的神秘感。
  6. 深谷夏闻莺:在深谷中,夏天的时候可以听到黄莺的歌唱,展现了夏日的生机。
  7. 咫尺名山寺:名山寺就在眼前,表达出对名胜的向往。
  8. 犹分两日程:虽近在咫尺,仍需两天才能到达,反映出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间没”形象地表达了栈道与云之间的关系。
  • 对仗:如“遥山时见虎,深谷夏闻莺”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 西岭:象征着高远与清新。
  • 云、栈道:代表着自然的变幻与人类的探索。
  • 虎、莺: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
  • 名山寺:象征着人文精神和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潘牥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 A. 马车
    • B. 船
    • C. 篮舆
    • D. 飞机
  3.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 A. 狐狸
    • B. 虎和莺
    • C. 鹿
    • D. 熊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诗意,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潘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