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用前韵自题六十一岁小像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4:5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翁六一,是追陪洛下,耆英时节。
少与浮荣多与健,马上飞腾休怯。
如意天花,官袍芳草,全与人殊别。
樊南遗事,西都士女能说。
应笑老去韦郎,玉箫安在,长忆人如月。
本领何关歌曲事,宛转渭城三叠。
一范临关,百坡照颍,朝士都心折。
清朝看镜,一痕霜在吴发。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翁已经六十一岁,正值追随洛阳的时节。年少时与浮华的声名无缘,却与健康相伴,骑马飞奔也不再畏惧。
如意花开似云彩,官袍与芳草相映,全然与他人不同。樊南的往事,在西都的士女中仍然流传。
我应当嘲笑年老的韦郎,长笛安在,常常怀念那人如同明月。
我的才能与歌曲无关,宛如渭城的曲调三叠。
一座范蠡的临关,百座坡头照耀着颍水,朝中的士人都为之折服。
在清晨的镜子前,看到自己头上的白霜。
注释
- 翁六一:指六十一岁的老人。
- 洛下:指洛阳,古代文化名城。
- 耆英时节:年长而有才华的人正值风华正茂的时期。
- 如意天花:形容美丽的花朵,象征美好的愿望实现。
- 樊南遗事:樊南是指樊哙,历史人物,传说中有些事迹被后人传颂。
- 韦郎:指韦应物,唐代诗人。
- 渭城:指渭水之畔的城市,常用来指代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 范临关:范蠡是古代名将,临关是指他曾经的地方。
- 吴发:指头发,吴地指的是今江苏一带,暗指诗人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以其清雅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诗作内容多涉及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樊增祥六十一岁时,表达了他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健康与才能的珍视,以及对浮华名利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此诗以“六一”开头,直接引出诗人的年龄,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少与浮荣多与健”,这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漠视,强调了健康的重要性。接着“如意天花,官袍芳草”,在对比中揭示了官场的浮华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樊南遗事,西都士女能说”,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自嘲,尽管年纪已高,往事却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对于“老去韦郎”,诗人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幽默,尽管年华已逝,但心中仍留有对旧友的情感。
最后的几句则通过对比镜前白发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无情。整首诗用平实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名利的思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翁六一:直接指出诗人年纪,传递出一种亲切感。
- 是追陪洛下:暗示回忆往昔的洛阳,代表着文化的象征。
- 耆英时节:年长者的风华正茂,表达了对健康的珍视。
- 少与浮荣多与健:强调健康比名利更重要。
- 马上飞腾休怯: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 如意天花,官袍芳草:对比自然美与官场浮华。
- 樊南遗事,西都士女能说:历史人物和故事的流传,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
- 应笑老去韦郎:自嘲老去的韦郎,表现轻松的态度。
- 玉箫安在,长忆人如月:对过往友人的思念。
- 本领何关歌曲事:强调自己的才能与名声无关。
- 宛转渭城三叠:运用渭城的典故,增添意境。
- 一范临关,百坡照颍:借用历史名人,赞美朝士。
- 清朝看镜,一痕霜在吴发:表现时间的流逝与老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浮荣”与“健”的对比,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 典故:使用樊南、韦郎等历史人物,增加诗歌的厚重感。
- 意象:如“玉箫”、“天花”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健康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怀念,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花:象征美好愿望的实现。
- 官袍:象征权力与地位,但在此处与芳草对比,显得浮华。
- 长笛:象征对音乐的怀念,与友人的情感相连。
- 白霜:象征时间的流逝,突出老去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作者是? A. 韦应物
B. 樊增祥
C. 李白
D. 杜甫 -
“少与浮荣多与健”中的“浮荣”指的是什么? A. 名利
B. 健康
C. 家庭
D. 学识 -
诗中提到的“清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
- B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念奴娇》: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念奴娇》则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经历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更为深厚的文化感。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樊增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