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金台天气顿热三首》

时间: 2024-12-29 18:10:09

江云山翠借朝凉,晚日晴波挟暑光。

旧说长江无六月,暮春已自不禁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金台天气顿热三首
作者:杨万里
江云山翠借朝凉,
晚日晴波挟暑光。
旧说长江无六月,
暮春已自不禁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台的天气,早晨的江云与青山带来一丝清凉,傍晚的阳光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令人感受到暑热的逼近。虽然古人常说长江地区没有六月的酷热,但暮春时节的炎热已经明显不可避免了。

注释

  • 江云:指江上的云雾,常与清晨的清新气息相联系。
  • 山翠:青山的颜色,形容山的青绿。
  • 晚日:傍晚的太阳,暗示天气的变化。
  • 晴波:晴朗的水面,反射阳光。
  • 旧说:指古代的说法或传说。
  • 长江无六月:意指长江地区的夏天通常不太热,带有夸张成分。
  • 暮春:春天的末尾,指的是初夏来临的时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诗歌清新而富有情趣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生活风俗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气候变化频繁的季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气候的影响及个人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金台地区的天气变化,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诗的开头以“江云山翠”引入,展现出清晨的宁静与清新,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诗中的“晚日晴波”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炙热,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立体。

诗中“旧说长江无六月”的提法,暗含着对古老观念的反思,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描述天气的变化,更是对气候变化的感慨。最后一句“暮春已自不禁当”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他对季节更替的敏锐感知和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清晨的凉意,也有傍晚的热烈,表现了自然界的复杂与多样,反映了诗人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云山翠借朝凉:描绘了江边的云和青山在清晨带来的凉爽感觉,给人一种清新的印象。
    • 晚日晴波挟暑光:转而描写傍晚时的阳光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带来了炎热的感觉,形成了白天与晚上的对比。
    • 旧说长江无六月:引用传统观念,表明长江地区在六月通常不会出现酷热,反映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怀疑与思考。
    • 暮春已自不禁当:表示尽管传统观点如此,但实际上春末的炎热已经显现,体现出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云山翠”与“晚日晴波”,形成平行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晴波”与“暑光”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气候的敏感与思考,反映了人对自然变化的适应与无奈,也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

意象分析

  • 江云: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 山翠: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气。
  • 晚日:象征着光明与热情,亦隐含了时间的流逝。
  • 晴波:表现了晴朗天气带来的愉悦与热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旧说长江无六月”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长江总是很热
    B. 长江的夏天不热
    C. 长江没有夏天
    D. 长江的天气变化无常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A. 江云和晚日
    B. 夕阳和晨雾
    C. 细雨和狂风
    D. 冰雪和阳光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在描写天气变化时更为细腻,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体会,而王维则更多地传达了隐逸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诗词入门与赏析》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