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清远峡》

时间: 2025-01-17 09:30:44

剌船又入峡山间,江水初平失恶滩。

道是峡山天下险,老夫令作坦涂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清远峡
——杨万里

剌船又入峡山间,
江水初平失恶滩。
道是峡山天下险,
老夫令作坦涂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进入峡谷的情景。船只再次驶入峡谷之间,江水逐渐平静,险滩也消失了。人们常说峡谷的山势险峻,但我却觉得这一路看上去像是平坦的道路。

注释:

字词注释

  • 剌船:划船、划桨的船只。
  • 峡山:峡谷中的山,通常指两山之间的狭窄水道。
  • 江水初平:江水开始平静下来。
  • 失恶滩:失去险恶的水滩。
  • 道是:人们常说。
  • 天下险:天下间最险的地方。
  • 老夫:诗人自称,表示自谦。
  • 坦涂:平坦的道路,这里引申为平坦的水面或景象。

典故解析

  • 峡山天下险:这是对峡谷险峻特征的常见描述,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自然险峻景观的赞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理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观察生活、自然景物为题材,写出朴素而真实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出游,行经峡谷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此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寻求内心的平和。

诗歌鉴赏:

《望清远峡》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优美诗作,展现了诗人在峡谷中乘船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前两句“剌船又入峡山间,江水初平失恶滩”描绘了一个逐渐平静的江面,水流不再湍急,画面宁静而和谐,给读者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道是峡山天下险,老夫令作坦涂看”则转而表明诗人对险峻峡谷的看法,尽管世人皆言其险,但在他眼中却是平坦而舒适的。这种反差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言简意赅,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哲思的引导,充分体现了杨万里诗风的清新与自然。诗人在此不仅是描绘景色,更是在表达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洒脱,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剌船又入峡山间:描绘了诗人再次乘船进入峡谷中的场景,感受到自然的亲近。
  2. 江水初平失恶滩:江水逐渐平静,险恶的水滩也消失了,营造出一种安全与平静的氛围。
  3. 道是峡山天下险:引用流行的说法,强调峡谷的险峻。
  4. 老夫令作坦涂看:诗人以自谦的方式表示自己却觉得这里像是平坦的道路,表达了对自然的独到见解。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峡谷险峻与平坦景象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感觉,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险峻与平坦的独特见解,传递出一种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峡山:象征自然的险峻与神秘。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坦涂:象征平和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峡谷? A. 步行
    B. 骑马
    C. 刺船
    D. 乘车

  2. 诗中提到“江水初平失恶滩”,这说明江水如何? A. 湍急
    B. 平静
    C. 浑浊
    D. 冰冷

  3. 诗人对峡山的看法是什么? A. 非常险峻
    B. 平坦可行
    C. 美丽如画
    D. 难以攀登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由李白所作,描写山水之美与旅途之感。
  • 《登高》 由王之涣所作,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望清远峡》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皆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峡谷的观察与感悟,后者则表现出旅途的急迫与壮丽。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