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
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相従下平川。
白话文翻译:
我在登山途中饥渴难忍,正巧遇到一股清凉的泉水。
我提起瓢,石缝中流出的水声悦耳,喝下去后,身体的疲惫和不适都消失了。
泉水流去看不见,只有水流落入山涧的声音清脆响亮。
我不再回头,只愿与这泉水同行,向着平坦的川面而去。
注释:
- 苦饥渴:形容极度的饥饿和口渴。
- 寒泉:指清凉的泉水。
- 举瓢:提起水瓢。
- 石窦:石缝或石头的窟窿。
- 烦痾:烦恼的疾病,指身体的不适。
- 洑流:泉水流淌的状态。
- 锵然:清脆响亮的声音。
- 相值:相遇,碰面。
- 相従:跟随、一起走。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表达了在艰难的旅途中遇到甘泉的意外之喜,这种情境常见于古诗词中,常用以象征希望与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擅长诗、文、词,尤其以散文和诗歌见长。苏辙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登嵩山的过程中,表现了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偶然发现泉水的愉悦和解脱。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醒心泉》是一首描绘登山过程中的自然体验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饥渴的感受与泉水的清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生命的希望。诗中“苦饥渴”二字,直接传达了登山者的艰辛,而“寒泉”的出现则像是一丝温暖的曙光,象征着自然给予的慰藉。诗人用“举瓢石窦响”生动地描绘了泉水流淌的声音,仿佛可以听见那悦耳的水声,令人倍感清新舒适。最后两句“莫归复相值,相従下平川”,表达了诗人希望顺着泉水的流淌,远离困苦,向着开阔、平坦的地方前行的渴望,体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山苦饥渴:描述了诗人在爬山过程中的艰难和饥渴。
- 中道得寒泉:在半途中意外发现了清凉的泉水。
- 举瓢石窦响:用瓢舀水,水流出时石缝间发出悦耳的声音。
- 入口烦痾痊:喝下泉水后,身体的不适和烦恼都得以缓解。
- 洑流去不见:泉水流走后,看不见其源头。
- 落涧声锵然:水流进入山涧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 莫归复相值:不想再回头与之前的困境相遇。
- 相従下平川:愿意跟随泉水,向着平坦的地方走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上山苦饥渴”和“中道得寒泉”形成对比。
- 拟人:泉水的流动被形象化,给人以生动的感受。
- 象征:泉水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滋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人在困境中遇到希望的感受,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艰难的旅程和人生的挑战。
- 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希望的寄托。
- 声音:水流声清脆,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泉”指的是什么?
- A. 热水
- B. 清凉的泉水
- C. 河流
- D. 海洋
-
诗人喝泉水后有什么变化?
- A. 更加饥渴
- B. 身体的不适得到缓解
- C. 感到疲惫
- D. 继续爬山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 A. 返乡
- B. 与泉水同行
- C. 继续攀登
- D. 停留在山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自然之美。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登高望远的豪情与对未来的展望。
诗词对比:
- 苏辙的《醒心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辙更强调在困境中获得解脱的体验,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静谧与诗意。
参考资料:
- 《苏辙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