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时间: 2025-01-19 16:45:39

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义公习禅处,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应知不染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义公禅房的环境与禅修的境界。义公所习禅修之处,房舍依偎在空旷的树林中。房外有一座秀美的山峰,台阶前是一片深邃的山谷。夕阳的余晖洒在雨后湿润的土地上,空中翠绿的树影在庭院中落下。看那清净的莲花,应该知道心灵的纯洁不受尘世的污染。

注释

  • 义公:指的是义公禅师,传说中以禅修著称的高僧。
  • 习禅处:修习禅宗的地方。
  • 结宇:结成的房屋,形容佛寺的建筑。
  • 依空林:依靠在空旷的树林旁。
  • 户外一峰秀:房外有一座秀美的山峰。
  • 阶前众壑深:台阶前面有许多深邃的山谷。
  • 夕阳连雨足:夕阳照耀下,雨水充足。
  • 空翠落庭阴:空中的绿色树影落在庭院中,形成阴影。
  • 看取莲花净:观察莲花的洁净。
  • 应知不染心:应该能够明白内心的清净不受污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南,后居住于湖北。他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孟浩然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通过描绘山水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孟浩然游访大禹寺的义公禅房,正是他对禅宗思想的感悟和个人修行体会的表达。在唐代,禅宗兴起,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前来参禅、访道,陶冶情操。孟浩然在诗中通过描写禅房的环境,传达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一首具有浓厚禅意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义公禅房的清幽环境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联“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直入主题,生动描绘了禅房的所在。这里的“依空林”不仅展示了禅房的地理环境,更隐喻了禅修者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环境的壮丽与深邃。诗人以“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描绘出雨后夕阳的美好场景,赋予了自然以生命的色彩,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与细腻观察。

最后两句“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更是点睛之笔,莲花象征着清净与无染,暗示修行者要通过禅修达到心灵的纯洁。这种境界不仅是对环境的感悟,更是对心灵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孟浩然对禅修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义公习禅处:指义公禅师修禅的地方,直接引入主题。
  2. 结宇依空林:房屋依偎在空旷的林中,渲染出宁静的环境。
  3. 户外一峰秀:描绘房外的秀美山峰,表现自然的壮观。
  4. 阶前众壑深:台阶前有许多深邃的山谷,形成对比。
  5. 夕阳连雨足:夕阳与雨后情景交融,增强了诗的意境。
  6. 空翠落庭阴:树影洒落在庭院,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7. 看取莲花净:引出莲花的意象,象征心灵的洁净。
  8. 应知不染心:强调内心的清净与不受外界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莲花比喻心灵的纯净。
  • 对仗:如“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大禹寺义公禅房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不被外物所染的思想,体现了深远的禅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义公:象征修行的高僧,代表着追求智慧与内心安宁的人。
  • 莲花:象征清净与无染,传达出修行者的理想境界。
  • 夕阳与雨: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空林与山峰:表现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增强了禅房的神秘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义公指的是哪位高僧?
    A. 李白
    B. 王维
    C. 义公禅师
    D. 孟浩然
    答案:C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莲花”象征着___
    答案:心灵的洁净

  3. 判断题:整首诗传达了对禅修的追求与内心宁静的思考。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 赵翼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山水自然,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感,情感基调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孟浩然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