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寒食前一日,见邻家有作秋千之戏者,偶拈此调
赵友兰 〔清代〕
节近清明时候。烟柳丝丝绿瘦。女伴戏秋千,玉臂半揎罗袖。生受。生受。斗草喃喃频咒。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轻轻摇曳,显得格外纤细。邻家的女伴们在秋千上嬉戏,她们的玉臂轻轻撩起了罗袖。她们在欢声笑语中,频频吟唱着斗草的咒语。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的一天,古人禁止生火做饭,吃冷食。
- 烟柳:指柳树,春天的柳树生机勃勃,柳丝如烟。
- 女伴:指女孩子们的朋友或伙伴。
- 秋千:一种传统的儿童玩具,通常是用绳子悬挂的座椅。
- 玉臂:形容女子的手臂洁白如玉。
- 罗袖:指轻薄的衣袖,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衣着。
- 斗草:一种游戏,通常是用草叶进行的比拼。
- 喃喃:轻声细语,常指低声说话。
典故解析:
-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扫墓祭祖的日子,象征春季的生机与祭祀的庄重。
- 秋千:源于古代,象征着儿童的欢乐与天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友兰,清代诗人,因其诗词多描写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象而受到当时文人的赞誉。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寒食节前夕,诗人目睹邻家女子在秋千上嬉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青春的快乐,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生命活力和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儿童的欢乐,诗中“节近清明时候”,不仅是时间上的标记,更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接下来的“烟柳丝丝绿瘦”,用“烟柳”这一意象,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柔美,传达出一种轻柔而愁绪的情感。
“女伴戏秋千,玉臂半揎罗袖”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年轻女子在秋千上玩耍的场景,既体现了青春的活力,也引发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此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强调了她们的青春与活力。
“生受,生受”一词,反复咏叹,似乎在表达对这一瞬间的珍惜与享受,仿佛将读者带入那个欢快的场景中。最后一句“斗草喃喃频咒”,则通过描绘游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欢乐与无忧无虑。
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这种清新自然的诗风,深受后人喜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节近清明时候:指清明节临近,暗示春天的到来。
- 烟柳丝丝绿瘦:描绘春天柳树的纤细与柔美,寓意春意盎然。
- 女伴戏秋千,玉臂半揎罗袖:生动描绘女子嬉戏的情景,突显青春活力。
- 生受。生受。:感叹和享受这一快乐的时光。
- 斗草喃喃频咒:描写孩子们在玩斗草的欢乐场景,充满童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烟柳”,形象生动。
- 拟人:柳树似乎有了生命,轻轻摇曳。
- 对仗:如“女伴戏秋千,玉臂半揎罗袖”体现了优美的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春天的景象与青春的欢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秋千:寓意童真和欢乐。
- 斗草:代表了儿童的游戏和无忧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端午节
- D. 春节
-
“烟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柳树
- C. 一个地方
- D. 一种乐器
-
诗中女伴们在玩什么?
- A. 跳绳
- B. 斗草
- C. 踢毽子
- D. 玩泥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友兰的作品更着重于对春日生活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细腻,但主题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的美学》
以上为《如梦令》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