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时间: 2025-01-19 15:30:08

雪香白尽江南陇。

暖风绿到池塘梦。

叠影上檐明。

夜潮春水生。

踏青何处去。

杨柳桥边路。

不见浣花人。

汀洲空白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石孝友 〔宋代〕
雪香白尽江南陇。
暖风绿到池塘梦。
叠影上檐明。
夜潮春水生。
踏青何处去。
杨柳桥边路。
不见浣花人。
汀洲空白苹。

白话文翻译:

雪香的气息在江南的田野上已消散殆尽,
温暖的春风吹拂,使池塘里的梦变得葱绿。
屋檐上的叠影分外明亮,
夜间海潮与春水交融涌动。
踏青的路在何方?
杨柳下的桥边小路,
却不见浣女的身影。
汀洲上空留白苹,寂寞无一人。

注释:

  • 雪香:指雪融化后散发的清香,象征春天的到来。
  • 暖风:春天的暖风,暗示着万物复苏。
  • 叠影:指屋檐上重叠的影子,形象地描绘了明亮的春光。
  • 浣花人:指在河边洗衣的女子,象征着生活的日常与温馨。
  • 汀洲:水边的滩涂,通常长满水草。

典故解析:

“浣花”典出《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纯真。诗中提到浣花人,暗示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孝友,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的欣赏和对游历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雪香白尽江南陇”描绘了春雪融化后的清新气息,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仿佛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来临。接着,诗人描绘了暖风拂面,池塘里的梦境仿佛也被唤醒,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叠影上檐明,夜潮春水生”两句则通过夜晚的景象,表现了春水的涌动与生命的延续,形成了与前两句自然清新的对比。最后几句“踏青何处去,杨柳桥边路”引导读者思考春游的去处,却不见浣花人,显现出一种孤寂之感。诗人在享受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生机盎然,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雪香白尽江南陇”:春天来临,雪融化,江南的田野恢复生机。
    • “暖风绿到池塘梦”:温暖的春风使池塘的梦境变得鲜活。
    • “叠影上檐明”:屋檐上的影子交错,明亮而清晰。
    • “夜潮春水生”:夜晚的潮水与春水交融,生生不息。
    • “踏青何处去”:诗人思考春游的最佳去处。
    • “杨柳桥边路”:描绘出柳树和桥边的宁静小路。
    • “不见浣花人”:虽有美景,但缺少浣女的身影,增添了孤独感。
    • “汀洲空白苹”:水边滩涂上空无一人,显现出春日的寂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梦境的唤醒,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表现春天的生机。
    • 对仗:如“踏青何处去,杨柳桥边路”,体现了对称美。
  • 主题思想: 诗歌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伤,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到来。
  • 暖风:代表温暖与希望,象征新的开始。
  • 杨柳:常象征柔情,代表春天的气息。
  • 浣女:体现生活的日常与温情,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 汀洲:象征孤独与空虚,增强了诗的情感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浣花人”代表什么? A. 洗衣的女子
    B. 游玩的朋友
    C. 春天的象征
    D. 田野的农夫

  2. “踏青何处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夏天的思念
    C. 对秋天的怀念
    D. 对冬天的回忆

  3. 诗中“汀洲空白苹”所表达的情感是? A. 生机勃勃
    B. 孤独寂寞
    C. 快乐欢快
    D. 忧伤痛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直接的自然景色。
  • 《春江花月夜》:则融合了自然与人情的深刻哲理,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诗词研究文献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