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孙烛湖秋夜有感》

时间: 2025-01-19 17:50:10

忽作清宵梦,非关世累长。

月随花影转,水照木阴凉。

浴露千峰碧,梳风两鬓苍。

明朝须洗耳,秋意过寒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作清宵梦,非关世累长。
月随花影转,水照木阴凉。
浴露千峰碧,梳风两鬓苍。
明朝须洗耳,秋意过寒螀。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夜晚,忽然做了一个梦,这个梦与世俗的烦恼并无关系。月光伴随着花影轻轻摇曳,水面映照着树阴的凉爽。晨露洗净了千山的翠绿,微风梳理着我的两鬓苍白。明天早晨我必须要洗耳静听,秋天的气息已经超过了寒蟋蟀的鸣声。

注释:

  • 忽作:突然做。
  • 清宵梦:宁静的夜晚的梦境。
  • 非关:与……无关。
  • 世累长:世俗的烦恼。
  • 月随花影转:月光随着花的影子而移动。
  • 水照木阴凉:水面反射出树荫的凉爽。
  • 浴露千峰碧:晨露洗涤了千山的翠绿。
  • 梳风两鬓苍:微风梳理我的白发。
  • 明朝须洗耳:明天早晨必须静听。
  • 秋意过寒螀:秋天的气息超越了寒蟋蟀的鸣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较为明确的典故,但秋天、梦境、月光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见,通常象征着宁静、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鹏飞,生平不详,可能生活在宋代。作为一位古诗词作家,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因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丽而产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秋意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极为优美,诗人通过梦境的描绘,带领读者走入一个清冷宁静的秋夜。开篇的“忽作清宵梦”,立刻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仿佛在告诉我们,梦境是逃避世俗烦恼的一种方式。诗中展现了月光与花影的交融,水面映衬树阴的凉爽,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夜画面,传达了一种淡然的心境。

“浴露千峰碧,梳风两鬓苍”两句,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晨露带来了新生的气息,而微风则在轻轻抚慰着诗人的白发,似乎在提醒他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明朝须洗耳,秋意过寒螀”则暗示了诗人在这片宁静中醒悟,明天将要面对新的思考和感受,秋天的气息已经超越了任何事物,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作清宵梦:突然而至的梦境,象征着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
  2. 非关世累长:表明这个梦与世俗的烦恼无关,梦境是纯粹的。
  3. 月随花影转:描绘月光与花影交错的美丽场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水照木阴凉:水面反射木阴的凉意,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5. 浴露千峰碧:晨露滋润了青山,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的延续。
  6. 梳风两鬓苍:微风轻抚白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
  7. 明朝须洗耳:暗示诗人将要以清晰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天。
  8. 秋意过寒螀:秋天的气息已超越了蟋蟀的鸣叫,象征着深秋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照木阴凉”,将水与阴影的关系比喻为自然中的和谐。
  • 拟人:如“梳风两鬓苍”,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浴露千峰碧,梳风两鬓苍”,体现了诗的音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深远,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淡然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宵梦:象征宁静与逃避。
  • :代表孤独与思考。
  • :象征美丽与生命。
  • :象征流动与变化。
  • 晨露:象征新生与希望。
  • 微风:象征时光与变化。
  • 秋意:象征成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忽作清宵梦”的意思是?

    • A. 突然做了一个梦
    • B. 梦境是长久的
    • C. 梦境与世俗无关
    • D. 梦境很烦恼
  2. “月随花影转”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月光与花影的交融
    • B. 花的凋谢
    • C. 夜晚的寒冷
    • D. 河水的流动
  3. 诗中提到的“明朝须洗耳”意味着什么?

    • A. 早上要起床
    • B. 要认真倾听
    • C. 要洗净耳朵
    • D. 生活要结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秋夕》 - 杜甫
  3.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情境,表达了思乡之情,与本诗的秋夜静思形成对比。
  • 《秋夕》:描绘了秋夜的凄凉与孤独,与本诗的宁静与思考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古诗词选读》
  3.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