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诗》
时间: 2025-01-16 21:28: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兔魄晦乃光,尺蠖屈乃伸。
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
缺一得专一,用志斯不分。
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
谁悟天地意,无恩乃殊恩。
白话文翻译
兔子的月亮在昏暗中也能发光,尺蠖的身体在屈曲时却能伸展。
众生都顺应死亡的束缚,唯有逆行者能找到生命之门。
失去听力的人眼睛反而看得更清楚,失去视力的人耳朵却能听得更清晰。
缺少一种能力的人往往会专注于另一种,心志因此而不再分散。
你被疾病所困扰,生活也因艰难而倍感辛苦。
谁能理解天地的深意,没有恩惠反而是特别的恩惠。
注释
- 兔魄:指兔子的月亮,象征着微弱的光亮。
- 尺蠖:一种昆虫,能屈能伸,象征变化和适应。
- 辖:束缚,限制。
- 聋者、瞽者:分别指失聪和失明的人,代表逆境中的人。
- 疢痗:指病痛,困扰。
- 无恩乃殊恩:没有恩惠反而是一种特别的恩惠,暗示逆境中的理解与成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岩,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与哲理思考,风格沉郁而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岩身患重病期间,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苦难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探讨逆境中的生存智慧。
诗歌鉴赏
《病中杂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逆境与顺境的辩证关系。诗中通过兔魄和尺蠖的意象,表现了在困境中仍能找到生存的希望。尤其是“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生死的思考,也强调了个体在生命旅程中所需的勇气与智慧。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聋者与瞽者的视听能力反转,揭示了人在失去某种能力时,常常会在其他方面展现出更强的专注与敏感。这种反差不仅体现了人的适应性,也引发读者对生活中逆境的更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病痛的感受,并对生活的艰难提出了质疑与思考。即使在逆境中,仍有理解天地意的智慧与收获,这种“无恩乃殊恩”的观点,深刻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兔魄晦乃光:兔子的月亮在黑暗中闪烁,象征微弱却顽强的生命力。
- 尺蠖屈乃伸:尺蠖的蜕变象征着在逆境中成长与变化的能力。
- 众顺死之辖:大多数人接受死亡的安排,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 诸逆生之门:只有逆行者才能找到生命的出口,强调了选择与行动的重要性。
-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失去某种能力时,其他感知能力反而增强,体现了人类的适应性。
- 缺一得专一:缺失某种能力使得专注于其他领域,暗示了潜能的挖掘。
- 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病痛与艰辛的双重打击,表达了生活的苦涩。
- 谁悟天地意,无恩乃殊恩:智慧的领悟与反思,逆境中体悟到的恩惠。
修辞手法
- 比喻:兔魄、尺蠖等意象比喻生命中的困境与希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反转:聋者与瞽者的能力反转,深刻揭示了逆境中的人性。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生命中逆境与顺境的关系,强调在困境中人们如何寻找希望与生存的智慧,体现了对生活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兔魄:象征微弱的希望与生命力。
- 尺蠖:代表在困境中蜕变与成长的能力。
- 聋者、瞽者:象征逆境中人类的适应力与潜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兔魄晦乃光”中的“兔魄”指的是什么?
- A. 兔子的眼睛
- B. 兔子的月亮
- C. 兔子的身体
- D. 兔子的声音
-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失去某种能力时,其他能力会增强
- B. 聋子和瞎子都是不幸的人
- C. 眼睛和耳朵的关系
- D. 生活的无奈
-
诗中提到“无恩乃殊恩”,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不需要感谢
- B. 逆境中获得的特别恩惠
- C. 失去的东西
- D. 生活的绝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病中书怀》:同样反映病痛与思考的情感。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现了在困境中寻求高远的境界。
诗词对比
- 刘岩《病中杂诗》 vs. 李白《将进酒》: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均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探讨了人在逆境中如何坚持与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岩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逆境中的智慧:古诗词中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