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生寺观永乐大铜钟》

时间: 2024-12-29 16:36:22

永乐洪钟阅古今,虹梁鳌柱屋沈沈。

销兵秦政成余习,忏佛萧梁本疚心。

一棒难超无量劫,万钧岂跃不祥金。

华严轮转熙朝后,始听蒲牢自在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觉生寺观永乐大铜钟
永乐洪钟阅古今,
虹梁鳌柱屋沈沈。
销兵秦政成余习,
忏佛萧梁本疚心。
一棒难超无量劫,
万钧岂跃不祥金。
华严轮转熙朝后,
始听蒲牢自在音。

白话文翻译:

永乐大钟见证了古今的变迁,
高耸的虹梁和鳌柱,使屋宇显得沉重。
秦朝的兵戈与政权已成往事,
我对佛教的忏悔,源于内心的愧疚。
一声钟响难以超越无量的劫难,
万钧重压又岂能跳跃不祥的金属。
经过华严经的轮转,
我才听到了蒲牢的自在之声。

注释:

  • 永乐洪钟:指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象征历史的厚重。
  • 虹梁鳌柱:建筑结构的形象,象征宏伟的寺庙。
  • 销兵秦政:指秦朝的兵戈与统治已经消逝,强调历史的变迁。
  • 忏佛:对佛教的忏悔,反映内心的修行。
  • 无量劫:佛教用语,指漫长的时间。
  • 蒲牢: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其声音象征着钟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阮元(1764-1849),清代著名诗人、学者,致力于古典文学和考古学的研究,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擅长诗词、散文等。
  • 创作背景:此诗描写的是阮元在觉生寺观赏永乐大铜钟的感受,借钟声反思历史与人生,体现了对佛教的理解和内心的修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永乐大铜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佛教教义的理解。首句“永乐洪钟阅古今”直接引入主题,钟声作为时间的见证者,象征着历史的无情流逝。接下来的“虹梁鳌柱屋沈沈”则描绘了寺庙的宏伟与庄严,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阮元以“销兵秦政成余习”引领读者回顾历史的变迁,强调了历史的无常和个人的反思。“忏佛萧梁本疚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内心的探索与忏悔,体现出一种自省的智慧。接着的“万钧岂跃不祥金”暗示着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内心的修行与宁静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两句将目光转向佛教的哲学,强调了心灵的解脱与自在。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意象丰富,体现了阮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佛教的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永乐洪钟阅古今”:永乐大钟见证历史的变迁。
    • “虹梁鳌柱屋沈沈”:寺庙的结构显得沉重,暗示历史的厚重感。
    • “销兵秦政成余习”:秦朝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反思人类的战争与政权。
    • “忏佛萧梁本疚心”:对佛教的忏悔,源于人内心的愧疚。
    • “一棒难超无量劫”:钟声虽响,却无法超越时间的无尽劫难。
    • “万钧岂跃不祥金”:重压下的钟声无法逃避命运。
    • “华严轮转熙朝后”:在佛教哲学中,经历轮回后才得以听到真正的自在之音。
    • “始听蒲牢自在音”:最后的觉悟与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钟声比作历史的见证,表达时间的流逝。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钟声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内心的修行。
  •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内心的修行,强调佛教的教义与内心的解脱。通过对永乐大铜钟的描绘,阮元将历史与哲学融为一体,展现出深刻的人生思考。

意象分析:

  • 永乐大铜钟:象征历史的沉重与永恒。
  • 虹梁鳌柱:建筑形象,体现宗教与文化的宏伟。
  • 忏悔:内心的自省与修行。
  • 蒲牢:象征钟声的自在与宁静。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永乐洪钟”主要象征什么? A. 历史的流逝
      B. 战争的胜利
      C. 个人的成就
      D. 美好的未来

    2. “销兵秦政”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什么样的态度? A. 怀念
      B. 反思
      C. 愤怒
      D. 忘却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 诗词对比

    • 比较阮元的《觉生寺观永乐大铜钟》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悟,但阮元更侧重于对佛教的反思与哲学的探讨,而李白则突出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参考资料:

  • 阮元相关的诗集、散文及其传记。
  • 佛教经典与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