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其一 寄研荪金陵》
时间: 2025-01-08 21:32: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虎踞龙蟠,如此江山,抑何壮哉。想招邀王葛,过朱雀桁,提携任沈,上凤皇台。鸢线催军,钓丝量水,千载南朝事可哀。今何世,更轮飙壶电,相逼而来。邦衡当世交推。但玉尘丝囊未是才。况罗池蕉荔,黄巾如蚁,辽阳松杏,白骨成灰。饭颗交情,广明时事,远寄江南驿使梅。君应忆,忆潼关月落,华岳云开。
白话文翻译:
这一方江山如虎踞龙蟠般雄伟,真令人感慨壮丽啊。我想邀请王葛,跨过朱雀桥,携手任沈,一同登上凤皇台。如今战争如同鸢线般紧迫,钓丝般量着水,千年来南朝往事让人感到悲哀。如今这个时代,电闪雷鸣,纷纷而来。国家间的交往推崇邦衡,但那些玉尘丝囊却不算是真正的人才。更何况罗池的蕉荔,如同蚂蚁般无数,辽阳的松杏,早已化为白骨。饭粒般的交情,广泛明了的时事,远寄江南的驿使梅花。你应该会想起,潼关月落,华岳云开时的情景。
注释:
-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气势磅礴。
- 朱雀桁:指的是朱雀桥,古代重要的交通路径。
- 凤皇台:古代名胜,象征高远的理想境界。
- 鸢线催军:比喻军队行动迅速。
- 千载南朝事可哀:感叹南朝历史的悲剧。
- 邦衡:国家间的交往和关系。
- 玉尘丝囊:形容那些看似华丽但实质不具才华的人。
- 潼关月落,华岳云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暗示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清朝末年,崇尚传统文化,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历史和人文情怀。其诗风豪放而深沉,常以个人经历与国家兴亡相结合,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朝,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山壮丽与历史故事,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索,借古喻今,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 其一 寄研荪金陵》通过浓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江山的热爱与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开篇以“虎踞龙蟠”描绘江山的雄伟,表达了对国家壮丽的赞美,紧接着引入古代人物王葛与任沈,意在强调历史的延续与人际交往的珍贵。
全诗运用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如“鸢线催军”表现了战争的紧迫感,以及“千载南朝事可哀”的历史沉重感,显示出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悲凉。尤其是“玉尘丝囊未是才”的感慨,反映了对现实中人才匮乏的失望。
最后,诗人通过对潼关月落、华岳云开的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厚而真挚。整首诗在豪放中透着细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考与强烈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踞龙蟠,如此江山,抑何壮哉。
- 形容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叹其伟大。
-
想招邀王葛,过朱雀桁,提携任沈,上凤皇台。
- 想邀请历史名人共游名胜,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鸢线催军,钓丝量水,千载南朝事可哀。
- 通过战争的紧迫感,感叹南朝的历史悲剧。
-
今何世,更轮飙壶电,相逼而来。
- 描述当今局势的紧张与复杂。
-
邦衡当世交推。但玉尘丝囊未是才。
- 强调当今人才的重要性与缺乏。
-
况罗池蕉荔,黄巾如蚁,辽阳松杏,白骨成灰。
- 描述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
饭颗交情,广明时事,远寄江南驿使梅。
- 表达与友人的情谊及对时事的关心。
-
君应忆,忆潼关月落,华岳云开。
- 最后呼唤友人共同回忆美好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鸢线催军”,将军队的迅速行动比作鸢线。
- 拟人:通过“饭颗交情”赋予交情以物质形象,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加工整,如“黄巾如蚁,辽阳松杏”。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祖国的壮丽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蕴含着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踞龙蟠:象征国家的强盛与安定。
- 朱雀桁:代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凤皇台:象征理想与追求。
- 潼关月落:寄寓对故乡的思念。
- 黄巾如蚁:象征乱世中的无数小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虎踞龙蟠”主要形容什么?
- A. 江山壮丽
- B. 人才辈出
- C. 友谊深厚
-
诗中提到的“潼关月落”意味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历史悲剧
- C. 思乡之情
-
“鸢线催军”中“鸢线”比喻什么?
- A. 友谊
- B. 战争
- C. 风景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樊增祥《沁园春》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更侧重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樊增祥则更多地关注历史与人际关系的交织。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