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赋茉利)
作者: 翁元龙 〔宋代〕
花情偏与夜相投。心事鬓边羞。
薰醒半床凉梦,能消几个开头。
风轮慢卷,冰壶低架,香雾飕飕。
更著月华相恼,木犀淡了中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花与夜晚的情感交融,夜晚的花朵似乎更能引发情感的共鸣。诗人内心的思绪如同鬓边的羞涩,充满了未说出口的心事。醒来时,梦中凉意犹存,却不知道能消解多少心头的烦恼。微风轻轻拂动,寒冰的酒壶静静放置,香气四溢。更让人心烦的是月光与花香的纠缠,木犀花的香气在中秋时节变得淡薄,让人感到无奈。
注释:
- 花情:花的情意。
- 偏与夜相投:特别与夜晚的氛围相契合。
- 心事鬓边羞:心中秘密在鬓发旁边,表示内心的羞涩与不安。
- 薰醒:熏香的气息唤醒了沉睡中的人。
- 冰壶:指盛酒的器皿,象征清冷的酒。
- 香雾飕飕:形容花香如雾般弥漫,轻柔飘散。
- 月华:月光。
- 木犀:木犀花,常与中秋相联系,象征淡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元龙,生活在宋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常常展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中秋时节,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诗人在此时写作,表达了对夜晚花香的沉醉和对个人情感的反思,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朝中措(赋茉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以花与夜的意象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开篇便点出“花情偏与夜相投”,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花香的魅力相得益彰,给人以柔和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接下来的“心事鬓边羞”,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羞涩与不安。这种情绪的流露,恰恰是诗歌的一大魅力所在。
“薰醒半床凉梦,能消几个开头”这句,展示了诗人在梦中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梦的凉意与心中的愁苦交织,使得这份情感更为复杂。随后“风轮慢卷,冰壶低架,香雾飕飕”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微风轻拂,酒壶静放,香气四溢。这一景象如同一幅画,画中有情,情中有景,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两句“更著月华相恼,木犀淡了中秋”,则是情感的升华,月光与花香的纠缠让人倍感无奈,木犀花的香气在中秋之际显得愈发淡薄,反映出一种失落感与思乡情怀。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花、夜、心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情偏与夜相投:花的情感与夜晚的氛围相互交融,强调夜晚的美丽与神秘。
- 心事鬓边羞:表达内心的秘密与羞涩,体现出诗人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
- 薰醒半床凉梦:清香唤醒了诗人,梦境中的凉意留存,表现出梦与现实的交错。
- 能消几个开头:指的是心中的烦恼能否得到解脱,表达出诗人的无奈。
- 风轮慢卷,冰壶低架:描绘一个静谧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香雾飕飕:花香如雾般缭绕,形象化地表现出香气的美妙。
- 更著月华相恼:夜晚的月光与花香纠缠在一起,产生出一种对立的情感。
- 木犀淡了中秋:木犀花的香气在中秋时节愈加淡薄,象征着一种失落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雾飕飕”,通过比喻展现香气的缥缈感。
- 拟人:如“花情偏与夜相投”,赋予花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与夜的结合,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思考,反映出孤独与思念的主题,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着美好与感情,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 夜:代表宁静与沉思,是情感的寄托之地。
- 月华:象征着孤独与思念,月光的清冷与花香的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
- 木犀:象征着中秋的情感寄托,木犀花的香气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体现出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情偏与夜相投”中“偏”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特别
- B. 偏向
- C. 偏见
- D. 偏离
-
诗中提到的“冰壶”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冰冷的地方
- B. 盛酒的器皿
- C. 冰雪覆盖的山
- D. 冰淇淋
-
诗中“心事鬓边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自信
- B. 羞涩
- C. 怒火
- D. 无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表达秋天的孤独与思乡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展现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朝中措(赋茉利)》:两首诗均表达了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直接,较为简练,而《朝中措》则通过花与夜的意象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对宋代词的经典作品进行选编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对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进行系统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