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平山》
时间: 2024-12-29 03:02: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年巧斫龙门路,
侧身石缝迷窘步。
分明从此隔人间,
梯空仄磴穿云雾。
探奇仿佛达天都,
松花飘落来虚无。
银房石室隐崖谷,
山茶活火然僧炉。
白云冉冉自来去,
半岭钟传泉落处。
鲜葩错杂吐幽香,
梵宇凌空接仙驭。
披襟直上最高巅,
下瞰万笏浮春烟。
湖光浩渺望不极,
琉璃倒映丹霞天。
白话文翻译:
何时开辟的龙门之路,侧身在石缝中艰难行走。
显然从这里就与人世隔绝,
梯子蜿蜒而上穿越云雾。
探寻奇观仿佛已达天都,
松花飘落宛如虚无。
银色的房屋和石室隐匿在崖谷之中,
山茶的火焰在僧人的炉中燃烧。
白云悠悠自来去,
半山的钟声传来泉水的流淌。
鲜花错落吐出幽香,
梵宇高耸直通仙界。
披开衣襟直上最高峰,
俯视万顷春烟浮动。
湖水浩渺无尽,
琉璃般的倒影映照着丹霞的天空。
注释:
- 龙门:传说中的龙门山,象征着通往高远之地的道路。
- 侧身石缝:形容艰难的攀登过程。
- 梯空仄磴:形容陡峭的台阶。
- 松花:松树的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 梵宇:佛教的寺庙,象征着清净和超脱。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龙门”源于古代传说,常常象征着通过艰苦努力而实现的成功与超越。诗中隐喻的“天都”则指代理想的境界,象征着追求精神的高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廷魁(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廷魁游览天平山时,旨在表达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登天平山》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追求的思考。开篇以“何年巧斫龙门路”引入,勾勒出通往理想境界的艰难历程,紧接着“侧身石缝迷窘步”则生动展现了攀登时的艰辛。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物,如“松花”、“白云”等,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
当诗人抵达最高峰时,他俯瞰万物,眼前的“湖光浩渺”与“琉璃倒映丹霞天”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登山的过程,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攀登的艰辛和孤独感。
- 第三、四句表达了与人世间的隔绝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 第五、六句通过意象强化了对超凡脱俗世界的渴望。
- 后续的景物描写,如“白云”、“鲜葩”,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如“松花飘落来虚无”将自然景物与诗人心境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诗歌韵律感强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山水景观,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的升华。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龙门:象征着人生的挑战与机遇。
-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
- 湖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无限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龙门”象征什么?
- A. 艰难的攀登
- B. 理想的境界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世的孤独
-
“披襟直上最高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绝望
- B. 自由
- C. 愤怒
- D. 无聊
-
诗中“鲜葩”代表什么?
- A. 生命
- B. 美好
- C. 自然
- D. 仙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水诗多用细腻笔触描绘自然的静谧,而王廷魁的作品则更强调攀登过程中的哲理思考,两者都反映了对理想与自然的追求,但表达方式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